缺陷是上帝的鍾愛
有一個人從小雙目失明,懂事後他認為這是老天在懲罰他,感到一輩子完了。親友、社會都來關心他,照顧他,但他不願在被憐憫中度過一生。後來一位老師對他說:“世上每被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若幹年後,當地傳誦著德藝雙馨的盲人推拿師的故事。
上帝知道了這事,笑道:“我很喜歡這個美麗而睿智的比喻。謂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道德缺陷的人是爛蘋果,不是我咬的,是蟲蛀的。”
人生難免有缺陷,對於缺陷,看你怎麼看待。如果你把它看作做是上帝對你的偏愛,你就會奮然前進,成就另一個自我。
第3節執著而求
生命如夏花,總開在那最瑰麗斑斕的一季。一季雷鳴閃電,一季鳥語星光。生者的偉大,善於在歲月長河中汲取生命的養分,澆灌心靈大樹,淨化丹田清泉,讓生命之花芳香四溢,長開不衰。
人生在世,執著而求,眼睛追隨美色,耳朵喜聽妙音,鼻子親近芬芳,舌頭愛嚐美味,身體難離纏綿,心中惦記真情。人實在是很感性的,總是在凡塵中迷失自我,或醉心官場的頤指氣使,或豔羨霓虹閃爍的紙醉金迷。日複一日,消磨意氣風發的淩雲壯誌,湮沒一去不複返的青春韶華。而生命的養分,就這樣漸漸流失,以至油盡燈枯花謝葉萎。
其實生命的養分,在於心靈的追求。懷揣著希冀夢想,一路披荊斬棘,將血痕印在身上,將幸福寫在臉上,心中萌發無限生機。
生命的養分,更在於執著的堅守。人生在世皆濁中守住心靈之湖,無愧於心,生命便會精彩,即便是雁過無影,即便是水過無痕。
也許常人無法理解弘一法師麵對家中愛妻依然選擇出家的那份心情,然而那確是他洗盡鉛華後的那一種涅槃,“華枝滿春,天心月圓,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以一顆恬淡之心笑看人世榮辱,在紛紜世事中尋找心靈歸宿,這是他對生命養分的汲取,也是他對人生最好的詮釋。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番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矣。”權傾朝野卻視浮華為浮雲,遠赴塞外去尋求心靈慰藉,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天地之物,以敏銳之目察興亡盛衰。俯仰一世,解讀生命真諦,便多了一份銳利,多了一份睿智。
總是在無常中感歎生之短暫、命之飄乎、人間之變幻莫測,感歎雪泥鴻爪飄萍之末的孱弱與渺小,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而生命之花畢竟隻開一季,凝眸間,在花叢中又有多少滑落的露珠。讓我們放飛心靈之歌,在歲月長空中汲取生命的養分,在生命轉身的一刻,將那一份光彩奪目的美麗綻放於斑斕一季。
一定要吃黑酥油
記得外婆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人死了之後,像旅行一樣在路上走。走著走著,會看到路口擺著兩碗酥油。一碗黑,一碗白。白的酥油好吃,細膩香醇;黑的粗糲,苦,酸。
這是神的安排,一個人隻讓吃一碗酥油,白或者黑。吃了白酥油,能言善辯;吃了黑酥油,發傻,嘴拙,隻說實話。
吃了酥油,人便接著走。到達神的處所,神問:這一輩子你做了些什麼事?
吃白酥油的人把自己說得像英雄一樣,全是好事。
吃黑酥油的人也想誇讚自己,可話到嘴邊,全成了自我揭發。比如:罵人、偷過東西、嫉妒、不講衛生等。總之,是一個很壞的人。神聽後會大笑,讓吃黑酥油的人感到很羞愧,但沒辦法,黑酥油比藥還厲害,說不出假話。
我當時想,誰會那麼傻吃黑酥油呢?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忙說,孩子,那時你可別吃白酥油啊!
我以為她說錯了。我正期待著上帝懲罰那個吃黑酥油的傻瓜。
“為什麼?”我問。
外婆說:“孩子啊,你在人間辦的事,人家全都看見了。三尺以上有神明呀!”
“他們怎樣看見的?”我又問。
“你別管了。記住,人不管做錯了什麼事,都能因為誠實而被原諒。”
“那以後呢?”
“以後,吃白酥油的人的舌頭會被凍在西藏的雪山上,吃黑酥油的人便會重新回到人間。”
其實這隻是一個寓言故事而已,但它卻實實在在說出了誠實與不誠實的最終下場。世界上假的東西太多,它們在一時間也確實蒙蔽了不少人。假的終究是假的,經不起真實的考驗。我們在生活中,靠欺騙手段可能會贏得別人一時的尊重與信任,但遠不如誠實更有效。
一次小小的善舉
有時候,一次小小的善舉,也許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李嵐在向我談起她的創業史時不無感慨地說,她現在是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她有今天是因為一位英國老人的幫助。於是,她向我講起了她和老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