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寬容是人生的境界(2)(2 / 2)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說的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要用放大鏡看人的缺點,如果過分地追求完美,不斷指責他人的過錯,就會失去朋友和合作夥伴。

古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有一次宴請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盡興飲酒作樂。正當大家玩得高興時,一陣風吹來,燈火熄滅,全場一片漆黑。這時,有人乘機調戲楚莊王的愛姬,愛姬十分機智,扯下了這個人的冠纓,並告訴楚莊王:“請大王把燈火點燃,隻要看清誰的冠纓斷了,就可以查證誰是調戲我的人。”群臣亂成一片,以為定會有人因此喪命。

可是,楚莊王卻宣布:“請大家在點燃燈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纓,誰不扯斷冠纓,誰就要受罰。”

當燈火再燃起來的時候,群臣都已經拔去了冠纓。那個調戲愛姬的人自然無法查出。大家都舒了一口氣,又高興地娛樂起來。

兩年以後,晉軍進攻楚國。這時,一名將軍勇往直前,殺敵無數,立了大功。楚莊王召見他,讚揚他說:“這次打仗,多虧了你奮勇殺敵,才能打敗晉軍。”這個將領淚流滿麵地說:“臣就是兩年前在酒宴中調戲大王愛姬的人,當時大王能夠重視臣的名譽,寬容臣的過錯,不處罰臣,還給臣解圍,這使臣感激不盡。從那以後,臣就決心效忠大王,等待機會為大王效命。”

楚莊王作為一個大王,有人調戲他的愛姬,如果心胸狹窄,他肯定會處罰調戲他愛姬的大臣,但是楚莊王用他的寬容仁慈原諒了這位大臣,楚莊王的寬容仁慈不但沒有降低他的身份,反而得到所有大臣的更大的忠心,更是得到那個大臣奮勇殺敵的回報。

寬容仁慈是一種道德水平較高的表現。你希望別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別人,要將心比心,多給別人一些關懷、尊重和理解,別人給你的就是更大的回報,也會為你帶去知心的朋友。

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裏有一段“負荊請罪”: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藺相如由於和氏璧出使秦國,後完璧歸趙,拜為上大夫。趙王與秦王會澠池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如果藺相如由於受到廉頗的羞辱,也反唇相譏,那趙國將會內亂,給秦國以可乘之機。藺相如從大局出發,縱觀全局,容忍廉頗的羞辱,最終成為刎頸之交。

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在複雜的現代社會,雞毛小事特別多,如果你每個都容不下,你將會離成功越來越遠,反之將會助你一臂之力。因此如果你的心能容天下、寬容仁慈,帶給你的將是無限的驚奇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