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持之以恒永不言棄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多多少少總會有一些坎坷和波折,在困難和艱難前進的時候,誰能勇敢地堅持下去,不管將來是否能成功,持之以恒永不放棄地做著你現在做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看到成功的曙光。
持之以恒永不放棄,最終到達成功的終點,這是從古到今亙古不變的真理,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些話都說明了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永不放棄的人總會成功!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生活就像自然界有陽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走運和倒黴都不可能持續很久。要永遠堅信一點:一切都會變的。無論身受多大創傷,心情多麼沉重,一貧如洗也好,沒人理解也好,都要堅持住。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不幸的日子總有盡頭。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在許多人頻頻遭遇失敗的時候,永不放棄的人總會成功!絕不考慮失敗,世間沒有永恒的失敗,隻有暫時的不成功。放眼未來,勇往直前,不再理會腳下的障礙。堅信,沙漠盡頭是綠洲。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隻要你敢於堅持,絕不放棄,那些不可能的事,也會變為可能。很多時候,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麵對困難和挫折,我們能夠咬著牙堅持著熬過最漫長最艱難的時刻;可當成功將要與我們伸手相握的時候,卻因為我們最終的放棄,便與之擦肩而過了。
被拒絕了1000次之後,還敢去敲1001次門的席維斯·史泰龍就是靠堅持的毅力走向成功的。他在未成名之時,身上隻有100美元和一部根據自己悲慘童年生活寫成的劇本《洛奇》。於是他挨家挨戶地拜訪了好萊塢的所有電影製片公司,尋求演出的機會。當時好萊塢總共有500家製片公司,史泰龍逐一拜訪過後,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錄用他。史泰龍麵對500次冷酷的拒絕,他毫不灰心,回過頭來,又從第一家開始,挨家挨戶地自我推薦。第二輪拜訪,好萊塢的500家公司,仍然沒有一家肯錄用他。史泰龍沒有放棄希望,他堅信:“沒有所謂的失敗,隻有暫時的不成功”。他把1000次的拒絕,當做是絕佳的經驗。接著他又鼓勵自己從1001次開始。後來又經過多次上門求職,總共經曆了1855次嚴酷的拒絕,他的毅力終於感動了“勝利女神”——“我不忍心再看你拚命了,你耗盡了多少汗水,我就給你多少喜悅吧!”終於有一家電影製片公司同意采用他的劇本,並聘請他擔任自己劇本中的男主角。
史泰龍的希望“兌現了”,電影《洛奇》一炮打響,他成了超級巨星,美國新一代的英雄偶像。
這些成功的例子證明了持之以恒永不放棄確是一條必由之路,我們有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水滴和繩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們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頭滴穿,能把木頭鋸斷,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因為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永不放棄,才取得許許多多的成功事跡。如果這山望著那山高,今天想當軍事家,明天想當畫家,後天又想當音樂家,這種沒有恒心的性格,也就沒有了成功的希望,也就成為我們今天的反麵教材。成功就在於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專一而不懈地努力。
24歲的約翰遜是一位平凡的美國人,他以母親的家具作抵押,得到了500美元貸款,開辦了一家小小的出版公司。他創辦的第一本雜誌是《黑人文摘》。為了擴大發行量,他有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組織一係列以“假如我是黑人”為題的文章,請白人在寫文章的時候把自己擺放在黑人的地位上,嚴肅地來看待這個問題。他想,如果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來寫一篇這樣的文章是最好不過了。
於是,約翰遜便給羅斯福夫人寫了一封請求信。
羅斯福夫人給約翰遜回了信,說她太忙,沒有時間寫。約翰遜見羅斯福夫人沒有說自己不願意寫,就決定堅持下去,一定要請羅斯福夫人寫一篇文章。
一個月後,約翰遜又給羅斯福夫人發去了一封信。夫人回信仍說太忙。此後,每過一個月,約翰遜就給羅斯福夫人寫一封信。夫人也總是回信說連一分鍾的空閑也沒有。約翰遜依然堅持發信,他相信,隻要他堅持下去,總有一天夫人是會有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