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土夫人傳(1 / 1)

〔唐人作《後土夫人傳》,(予始讀之,惡其瀆慢而且誣也。比觀《陳無己詩話》雲:〕①“宋玉為《高唐賦》,載巫山神女遇楚襄王,蓋有所諷也。而文士多效之,又為傳記以實之,而天地百神舉無免者。予謂欲界諸天當有配偶,有無偶者,則無欲者也。唐人記後土事)②,以譏武後耳。”〔予謂武後何足譏也,而托之後土,亦大褻矣。後之妄人,又複填入樂章,而無知者遂以為誠是也。故小說載高駢事雲:〕③駢末年惑於神仙之說,呂用之、張守一、諸葛殷等皆言能役使鬼神,變化黃白,駢酷信之,委以政事。用之等援引朋黨,恣為不法,嚐雲:後土夫人靈佑遣使就其借兵馬並李筌所撰《太白陰經》。駢遽下兩縣,率百姓以葦席千領,畫作甲馬之狀,遣用之於廟庭燒之;又以五彩箋寫《太白陰經》十道,④置於神座之側,又於夫人帳中塑一綠衣年少,謂之韋郎。故羅隱詩有“韋郎年少今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經》”⑤之語。今勅令中亦常禁止淫媟之祠,然蕃厘觀中所謂韋生者猶在,故伊川先生力欲去之,豈非惡其瀆神邪?(《叢話》後十八、王校《王五代》二、《鄭五代》五、《全五代詩》六十七)

①《鄭五代》無以上數語。

②王校《王五代》、《全五代詩》無“予始讀之”至“唐人記後土事”數語。

③王校《王五代詩話》、《全五代詩》無“予謂武後”至“高駢事雲”數語。

④《五代詩話》“道”作“通”。

⑤王校《王五代詩話》引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