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妲已是殷紂王的妃子,她生得如花似玉,內心卻毒如蛇蠍。她妖豔,狠毒,可以說,紂王的很多殘暴不義之舉都是她的“傑作”,民怨大了,自然也不會有好結果。
妲己是在中國曆史上被人罵了幾千年的女人。在人們看來,如果不是因為妲己的誘惑,也許商紂是不至於亡國的。於是當後世的臣子們勸戒他們的君主不要沉溺女色,而應以國事為重時,每每就要提到媚術高超的妲己。
妲己性格貪婪,與商紂王一拍即合,加之貌美,獨受商紂王的寵愛。如此,眾口一詞認定她就是商紂滅亡的災星。觀紂一生所為,倒不是因妲己而誤國,其殘暴行徑遲早會激起人們反抗,但妲己的確幫助紂王做了許多壞事。
蘇妲已是當時一個蘇部首領的女兒,蘇部與商紂大戰失敗,無奈獻女求和,紂王一見妲己美豔絕倫,就將其納為妃子。
在許許多多供商紂王淫樂的女性中,妲己最能博得他的歡心。據說他對於妲己已經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為了能和妲己更好地尋歡作樂,商紂王想出了許多新花樣,不但損耗了人力、財力,而且還損害了商王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而蘇妲己也嚐到了權力的滋味。於是她貪婪奢侈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令人震驚的是,她要用象牙做筷子。
象牙筷子,現在看起來,固也豪華,但已沒有人把它當做一件大事。可是,在公元前12世紀獵獲大象極其不易,象皮堅硬無比,刀槍不入,弓箭不進,走得太近,長長的象鼻子和大大的耳朵,就難以對付,如果讓其踩在腳下,定是一命嗚呼。而且,問題不在使用象牙筷子,而是在於使用象牙筷子之後的連鎖反應。正如紂王的叔父箕部酋長子胥餘所言:“象牙筷子不會放在土炕上,勢必另外製造玉櫃來放它。天天吃熊掌豹膽的人,不會長久地住茅屋,是必穿綾羅綢緞,而遨遊於九層高台上。以後的花樣恐怕越來越多。”
果然被子胥餘言中,為了能和妲己更好地享樂,商紂王不顧國家連年征戰、國力大傷的事實,而是加重對人民的斂財,又動用大量人力,營建了一座又高又大的鹿台,商紂王終日與妲己坐在鹿台之上縱情歡飲。他還下令,讓全國各地進獻各種珍禽異獸,放養在園苑之中,以供他和妲己觀賞。這樣地奢糜享樂,還不能使商紂王滿足,他還在地上挖出一個大池子,在中間倒滿美酒;在池子四周的樹上掛滿了肉,這就是有名的“酒池肉林”。當時的生產力還很落後,像這樣的肉林、酒池,不知要耗費多少天下人賴以生計的五穀。還更有甚者,商紂王命令青年男女脫光衣服,在酒池肉林之間嬉戲,他則和妲己坐在鹿台之上津津有味地觀看,晝夜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紂的荒淫奢侈殘暴的統治激起了各部落的反抗,最有實力的周部落率先起兵於牧野大敗紂王,紂王見大勢已去,隻好自盡了。接下來妲己自然也是身首異處的結果。
商朝滅亡了,其原因是多方麵的,那種把全部曆史責任推到一個女人身上的“女色亡國論”的說法是不科學的,也不足為訓。但是,妲己助紂為虐的罪責是洗刷不了的。其貪婪奢侈個性使人們把她與紂王緊連在一起,生前遭人唾罵,死後也遺臭萬年。人們隻知道有“助紂為虐”這一成語,卻對這個成語的出處不太了解,這裏的“紂”是殷紂王,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虐”是做壞事的意思。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幫助壞人做壞事,那究竟是誰幫助紂做壞事呢?就是蘇妲己。
在今天的文明時代,這種貪婪型的性格往往是官場汙濁,政治腐敗的根源,在這個走向和諧走向光明,越發文明開花的現代社會當中,貪婪性格的人也必為人情世道所不容,縱然再有心計,其結局也是窮途末路,命運也肯定不如前人。所以說,貪婪性格的人,應該多多修身養性,學習讓理智控製自己的欲望,把心計、手段用在正道上。這樣才能使自己渾濁的命運捏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