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主持人楊瀾說過“決定你是什麼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的確,有的人能力很強,但卻在關鍵時候沒有作出正確的選擇,導致自己四處碰壁,一生命途多舛。一代名將韓信一開始仕途不順,差點因為選擇不當辱沒於世;而有的人雖無一技之長但卻總能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時來運轉喜笑顏開,漢高祖劉邦雖然自己沒什麼本事但是總能在緊要關頭在帳下謀臣的指點下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往往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轉敗為勝。
除了這些帝王將相之外,在平凡的生活中,選擇伴隨著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煙,而我們每天都要通過選擇從那些繁雜瑣碎的小事中理出頭緒。然而有些時候,往往就是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小選擇讓我們的命運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每天,當我們無知無覺的做出無數選擇的時候,那些許困惑,些許猶豫,些許果斷天天都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而命運便悄悄的在這些微妙的時候成為了定數。
2.命運的不同是由於選擇的不同造成的
世界如此的繽紛繁雜,萬紫千紅的世上,人們熙熙攘攘。每個人都擁有著不同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而這正是因為命運的不同才使人們變得彼此不同,而當這些不同的人們在不同的人生中麵對那不同的境遇作出不同的選擇之時,命運之輪便開始變得奇妙起來。
說到命運,腦子裏首先就會回蕩起偉大的音樂大師貝多芬那雄渾而震撼的第九交響曲。
而關於命運,有的人認為命運是預先注定的進程,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還有的人解釋命運的時候說,命是天給的,有時候要認命;運是自己的,便可以轉。而這個所謂“轉”的過程便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一直以來,古今中外不同學說流派對於命運觀由於選擇的角度不同從而產生著不同的理論。比如:儒家的天命觀、道家的自然命定論、佛家的因果論、基督教的上帝決定論、伊斯蘭教的前定說、古典物理學的機械決定論(即拉普拉斯決定論)、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的非決定論及中性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曆史決定論及大統一命運觀。而全定論對命運的定義是這樣的:命運,是宇宙中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全過程,是從生到滅的軌跡。已為宇宙規律所完全預定。
有時候,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如果說一個人的命運不完全是由上天決定的,那更不是由別人決定,而一個人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改變自己,改變心態,改變環境,這樣命運才會隨之改變。一個人有什麼樣的選擇,往往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次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選擇,是往好的方麵改變,還是往壞的方麵改變,完全有賴於一個人對當時情形的認識。如果想改變命運,選擇是很重要的。
曾經有一個身患侏儒病的青年,身材矮小,行動不便,生活困難,加上父母雙亡他從小就成了孤兒,這一切在世人的眼裏,他的命運再悲慘不過了。然而他直麵這樣淒慘的人生,並沒有自暴自棄,放棄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念頭。他選擇了對生活充滿熱望,選擇了對人生充滿追求,他憑著自己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學習電腦操作和新聞寫作以及文學創作,他憑著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出外創業,終於成家立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實現了人生價值。這個殘疾青年不像其他人那樣在命運最慘淡的時候,尋求輕生和解脫。而是選擇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
如果把人生的選擇比做去一片果樹林摘果子,等待我們的將是那一次次無法重複的決擇,每個人都知道,若想取得成功,無疑要做一個明智的選擇。通過比較,盡可能地為自己選擇一條好的道路,摘到最大的果實。所以,並非所有的決擇都是對的,也沒有注定能讓你一帆風順的的選擇。
中國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一直懷著滿腔的壯誌雄心,想憑借自己的才華報效國家,他選擇了進入朝廷有番作為。可在他終於得以入朝為官之後,統治者卻不給他大展鴻圖的實權,隻讓他舞文弄墨談笑風生。於是失望的李白隻好瀟灑並失落著高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拂袖而去。雖然離開官場的李白高吟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此踏走山河,飲酒賦詩。然而他內心的報效之心始終難掩。如果他能留在朝廷,逐漸適應黑暗的官場,混跡其中,可能我們燦爛的文明又要少一位璀璨的瑰寶,而多一位賢明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