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陽光明媚的午後,皇後正躺在貴妃椅上與紫兒閑聊,皇後沈憶薇如今也已三十六歲了,做了十六年的皇後,皇上軒轅影烈一如往昔地寵愛她。
這時,吳宮人匆匆來跪下,道:“皇後娘娘,太後請您過去呢。”皇後聞言連忙起身,紫兒扶著皇後坐到鏡前,吳宮人則幫著整理衣飾。皇後今日穿了一件天藍色綢緞拖地長宮裙,胸口處有星星點點的粉色寶石,袖口與裙擺處皆是金線裝點,雖簡單卻不失典雅與華貴,這麼多年的風霜未在皇後臉上留下絲毫痕跡。
穿過禦花園,園中姹紫嫣紅,鶯啼燕囀,別有一番景致,皇後不由心下愉悅,加快步子,很快便來到了慈靜宮前,
不必通報,自是進去,見太後正一襲素衣坐在榻前品茶,皇後屈膝道:“薇兒拜見母後。”太後笑道:“薇兒,快坐下罷,日後不必行這些禮節了。”皇後謝過後跪坐在太後近前,道:“不知母後有何事吩咐?”太後微皺了眉,道:“清蘭入宮已快三月了,承兒待她如何?”皇後笑道:“母後不必掛心,依我看,承兒待蘭兒倒是細致周到呢,隻是如今還未正位分。”太後略一遲疑,道:“準備太子妃大典吧,也該早些納妃才是,眼下我還沒有合適的人選,你多留意下。”皇後一麵答應,一麵道:“是,那我先回去了。”太後點頭。道:“回去準備罷。”
韋清蘭是當朝宰相韋甫林之女,年方十六,比太子軒轅影承略小幾個月,性情溫和,儀態端莊,舉止文雅,頗有大家風範。因與太子相識而入宮,太子特修景蘭宮,與蘭兒和睦相處,宮人個個都十分羨慕。皇後心下琢磨著去她那兒瞧瞧。
臨近景蘭宮,便聽得陣陣琴聲傳來,又見宮旁竹樹環合,種了不少蘭花,淡淡的幽香若有若無,令人舒心愉悅。
剛進殿門,便見蘭兒身著青白相間的宮裙,長發用一枝淡粉色蘭花固定,素麵朝天,坐在琴前輕撫。纖長的手指與琴弦十分相配。
皇後走近,蘭兒便已發覺,跪下行禮道:“臣妾拜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皇後拉她起來,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蘭兒將皇後扶到榻上,自己跪坐在案前,一旁的宮女已將各色茶果擺上,皇後擺手示意她們退下。
皇後笑問:“蘭兒,你入宮已快三月了罷,承兒待你如何?可是常常召幸?”蘭兒臉紅著道:“回娘娘,太子最近倒是不太忙,因而白天也常來陪伴臣妾。晚上,也,常有,常有召幸呢。”言罷紅著臉低下了頭。皇後滿意地道:“蘭兒聰慧過人,溫柔可人,叫誰不動心呢?不過……”蘭兒見皇後似有話要說,疑惑道:“娘娘有話不妨直說。”皇後歎了口氣,道:“方才我去了太後那,太後的意思是要太子再納妃,不過你不必擔憂,太後已決定封你為太子妃了。”蘭兒微笑道:“原來是這件事啊,謝主隆恩。其實臣妾在宮中也會覺得有些孤寂。在臣妾入宮之前,與梁大人之女芷雯結為姐妹,她溫柔賢惠,大方活潑,不如讓她入宮罷。”皇後為難道:“這…。,你剛剛入宮封為太子妃,就讓她入宮,豈不委屈了你麼?”蘭兒搖頭笑道:“娘娘,臣妾怎麼會介意呢,況且臣妾與她情同姐妹,又怎麼會介意共侍一夫呢?”皇後歎氣道:“你這孩子真是善良,也罷,一月後便讓她入宮罷。”蘭兒喜道:“多謝娘娘恩典。”皇後道:“唉,那我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蘭兒忙起身恭送皇後。
回到仙薇宮,皇後便下旨封韋清蘭為太子妃,旨意一下,景蘭宮中一片喜氣。皇後又吩咐吳宮人分了五名宮女和侍從。尚衣局的閔司衣也來到景蘭宮,為太子妃量過尺寸。尚珍局與尚設局也忙得不可開交。
韋清蘭看著宮女太監們忙碌著,心下也十分愉悅,她最大的心願就是一心一意地侍奉太子,不過雯妹妹就要入宮了,這讓她更加高興。
【洛陽李府】
李府內住的是四品從事官李壽,他剛剛接了聖旨,意思是讓他參加太子妃大典,他領旨謝了恩,送了兩名太監出門。
然而此時,他的女兒李恬兒正躲在門後聽著。李恬兒芳齡十五,一雙杏眼尤為動人,她從小練舞,身姿妖嬈,一頭黑發用兩根碧玉釵綰著,身上的淺碧紗裙更顯玲瓏身材。
她偷聽了聖旨,心裏算計著:倘若我能為太子獻舞,太子不就能納我為妃了麼?況且我生的美豔,定能獨寵後宮。想罷,她故意來到正廳,對李壽道:“父親,剛才宣的是什麼旨啊?”李壽從來不對女兒隱瞞什麼,夫人去得早,所以一直寵著她,真可謂是百依百順。他笑答:“哦,恬兒啊,其實也沒什麼。皇後下旨冊封太子妃,大典之日,城中五品以上官員都要去慶賀。”李恬兒撒嬌道:“父親,女兒也要去嘛。”李壽以為她在開玩笑,道:“恬兒,別鬧了。這大典上來的可都是官員,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拋頭露麵,成何體統。”李恬兒眼珠一轉,道:“父親,不如咱們……”李壽猶豫道:“這……。,能行麼?”李恬兒道:“父親,這可是關乎女兒終身的大事啊,況且以女兒的資質絕對沒問題的。”李壽無奈,隻好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