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終的時候,公司公布年終獎分配方案。
以前發年終獎從來不公布,年終召開總結大會時,楊總就每個人發一個紅包,紅包大小不一,每個人隻知道自己是多少獎金,至於其他職工獎金數額是多少就不得而之了。據說楊總之前這樣做是怕職工們相互攀比影響職工們的積極性,本來發獎金是好事變成環事。之後楊總想了想,他認為之前發獎金的辦法並不好,於是今年楊總改變發年終獎的辦法,從秘密地發變成公開的發,,以前秘密發獎金弊多利少,大家雖然不會攀比產生意見,但更容易助長平庸,你好他好大家好,相互沒有競爭沒有上進心沒有積極性,獎金公開發放就是鼓勵大家往積極的方麵看。
獎金方案一公布,陳剛立即傻眼了,工人們沒有分等級,一律每個人多發一個月工資,管理人員分三等,一等獎三個人,分別是礦長吳勝春、林廠長、發運站的站長老陳,獎金是兩萬伍仟元;二等獎也是三個人,分別是邱海、老二、老三,獎金是一萬伍仟元;三等獎兩人,就是陳剛和周麗娜,獎金是伍仟元。
陳剛覺得獎金分配極不公平,他不敢跟礦長、廠長、發運站站長比,可他連邱海、老二、老三都不如,二等獎三個人全部是“皇親國戚”,你看看象邱海,他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采購員,他憑什麼獎金比陳剛高幾倍,還有那個老二,就是一個普通的業務員而已,獎金也要超過陳剛,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老三,他隻不過是一個開鏟車的,按道理隻能算工人,發獎金隻能和工人們一樣多發一個月工資,可如今他卻冠冕堂皇地列在管理人員當中發放年終獎,而且獎金比陳剛還要高。財務室的會計和出納成為公司管理人員當中墊底的獎金最低。就說會計和出納吧,那也要有區別,眾所周知會計的工作要比出納的工作重要比出納的工作複雜,出納的工作是在會計直接領導下工作的,工作相對簡單容易,那出納的獎金憑什麼和會計的獎金一樣?
陳剛去找楊總理論。首先陳剛就和邱海比,邱海憑什麼獎金要比陳剛高,而且高的離譜,是陳剛的幾倍?
楊總說:“你誤會了,其實邱海的獎金和你的一樣也是伍仟元,另外的一萬元是邱海的股份分紅,隻不過沒有分開來發,放在一起而已。”
騙人,完全是騙人!陳剛知道的清清楚楚,鑫平礦業公司隻有楊總一個股東,公司章程裏麵寫的明明白白的,如今邱海搖身一變又成了股東,簡直是彌天大謊!
楊總說:“你有所不知,公司章程是為了公司的營業執照而編寫的,是不真實的,其實公司的股東就是兩個人,那就是我和邱海。”
陳剛說:“既然是股東分紅,那你為什麼沒有股東分紅?”
楊總說:“我當然也有股東分紅,前幾天我已經拿過了,就不在這裏體現。”
陳剛根本不相信楊總的鬼話。
陳剛繼而反問楊總:“那老三呢,老三是開鏟車的隻能算工人,他應該和工人們一樣隻多發一個月工資才對,為什麼把他放在管理人員裏麵發獎金?”
楊總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老三是開鏟車的沒錯,但他有另一個身份你不知道嗎,他是公司礦山的副礦長。”
陳剛可從來沒聽說過老三是副礦長,老三什麼時候成了副礦長?
楊總說:“年初召開職工大會時宣布過的,難道你沒參加會議?”
陳剛確實沒參加過會議,也沒聽說過此事,那年初召開職工大會是幾月幾號?
楊總說,具體的日期記不得,當時召開職工大會時你很有可能去稅務局辦事,所以沒參加。
陳剛確實經常要去稅務局辦事,有時候召開職工大會他沒有參加這是很有可能的,那別的職工肯定會知道呀,為什麼從來沒聽人說起過?後來陳剛去職工中了解,職工們幾乎異口同聲說不知道有此事,可見楊總的話完全是胡說八道。
陳剛說公司既然令命老三當副礦長,那我要看看公司的令命文件!
楊總笑了,公司又不是政府部門,隨便任命一個芝麻官就要下發紅頭文件,公司任命中層幹部從來就不發文件。
陳剛說,那我要查看職工大會的會議記錄。楊總不是說曾經在職工大會中宣布過老三當副礦長,那就看一看會議記錄不就一目了然了!
楊總又一次輕快地笑了,查看什麼會議記錄,我告訴你,公司召開職工大會從來不曾記錄!
總之一句話,什麼都是憑楊總口頭所說,他說是就是,他說不是就不是,其他沒有任何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