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心態性格篇(1)(1 / 3)

心態是人生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們成功,也能使我們失敗。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世界,首先就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心態是積極的,我們的世界就會充滿生機。當我們以良好的心態麵對人生時,所有的挫折和苦難都會變成成功的鋪路石。

河豚的啟示——學會自我反省

沙河裏有一條河豚。有一天,這條河豚遊到一座橋下,不小心一頭撞到了橋墩上。

“混蛋,你竟敢不給我讓路,我一定要讓你瞧瞧我的厲害!”這條河豚撞到橋墩上後,沒有責備自己不小心,也沒有打算繞過橋墩遊過去,反而生起氣來。為了教訓橋墩,河豚再一次用力朝橋墩撞去,橋墩卻紋絲不動,反而撞痛了自己的頭。河豚氣得張開兩鰓,鼓起肚子,漂浮在水麵上,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

後來,一隻老鷹發現了這條河豚,並一把抓起了它。轉眼間,這條河豚就成了老鷹的肚中之物。

故事中的河豚自己不小心撞上了橋墩子,卻不知道反省,反而遷怒他人,結果白白丟掉了的性命。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於河豚的人,他們從來就沒有反省、檢討過自我,反而總是抱怨命運不公平,抱怨家人、同事、朋友不關心自己,抱怨老板太苛刻,抱怨公交車太擠,抱怨菜市場上的秩序太亂……結果呢?隻能像那條河豚。

記住:反省是一麵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小鬆鼠種土豆——真正的救世主是自己

某年,天下大旱,動物們由於沒有儲備足夠的糧食,餓死者不計其數。於是,動物們紛紛向玉帝禱告,懇請他賜一些食物下來,拯救饑荒中的動物。

玉帝見狀,便命令太白金星下凡,為動物們送去一些土豆充饑。

野豬收到自己的那一份土豆後,來不及擦幹淨上麵的泥土,便囫圇吞棗似的塞進了肚子裏;小白兔忙著把土豆切成小片,不停地啃著……除小鬆鼠外,大家都開始享受起自己應得的那一份來。

小鬆鼠在幹裂的土地上,刨出一個個小土坑,把自己的那一份土豆一個個埋了進去,又去很遠的地方舀來水,澆灌著剛埋進地裏的土豆。

“傻小子,難道你不餓嗎?”打著飽嗝的野豬見小鬆鼠把土豆種進了地裏,不解地問。

“當然,我也很餓啊!”小鬆鼠捂著正在唱“空城計”的肚皮,艱難地說。

“那你肯定是不喜歡吃土豆了?”

“不,我非常喜歡!”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吃掉土豆,反而種下了它們呢?”

“吃完了這幾個土豆,隻能撐過一時,以後的日子怎麼辦?我種下它,到時候就能收獲很多!”小鬆鼠充滿希望地說。

從那以後,小鬆鼠隻靠啃一點樹皮來充饑,它每天都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澆土豆,但它幹得很開心,因為它知道旱災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能幫助它們度過危機的隻有自己,玉帝的恩賜隻能解決暫時的困難。看著一天天長高的土豆苗,小鬆鼠相信自己能解決眼前的困難。

過了一段時間,吃光了土豆的動物們又因饑餓難忍,便聚集在一起,再一次乞求玉帝賞賜一些食物。

這時,玉帝現身了,他怒氣衝衝地說:“我隻能救你們一時,不可能救你們一世,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吧。我現在命令東海龍王下一場雨,上次你們如果種下了土豆,這次就能大有收獲了。”

結果,一場雨後,隻有小鬆鼠收獲了土豆,而其他動物則隻能靠草根充饑了。

從此以後,小鬆鼠過上了自給自足的好日子。

在災難來臨時,小鬆鼠不是“等”、“靠”、“要”,而是積極行動,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來展開自救,並最終擺脫了困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在遭遇困難時,不要過分依賴別人,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要知道,別人隻能幫你一時,而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

俗語說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記住這句話吧,它能讓你受益一生。

失去耳朵的小狗——失去不一定是壞事

一隻被主人割去雙耳的小狗哭泣道:“神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使得主人如此加害於我?沒有了耳朵,我是如此的醜陋,還有什麼臉麵去見我的同伴呢?”

一天,這隻小狗在野外碰上了一匹狼。在和狼打鬥的過程中,小狗突然感到了失去耳朵的好處,因為它的耳朵已蕩然無存,狼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下口了。小狗因此保全了性命。

寓言中的小狗雖然失去了雙耳,但卻因此保全了性命,這樣的失是值得的。同樣的道理,當你有一天因意外而失去某樣東西時,即使它再珍貴,你也不要過分憂傷,因為上帝不會給每一個人太多的東西。要知道,生活不是單純的取與舍。事實上,有得就有失,甚至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如果你要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