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人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裹,不遠千裏去見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師。見到大師時,他委屈地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與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雙腳被荊棘割破;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大聲呼喊而沙啞……可是,我還是沒有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沒有直接回答他的提問,而是問他:“你的包裹裏裝的是什麼?”
年輕人說:“這裏麵對我可重要了。裏麵裝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每一次被人欺侮後的怨恨……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這兒來。”
聽完他的回答後,大師帶年輕人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對年輕人說:“你扛著船趕路吧!”
“什麼,扛著船趕路?”年輕人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怎麼扛得動呢?”
“是的,你根本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河後,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不幸、失敗、打擊、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等等,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磨礪意誌,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耿耿於懷,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生命不能太負重,愈放下,你就會覺得愈輕鬆愈自在。”
年輕人放下包裹,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更為重要的是,他感悟到了放下就是快樂、愈放下就愈自在的人生真諦。
事實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放棄人生道路上遭遇的不幸、挫折、失敗、打擊、痛苦、孤獨等,當你放下這一切時,你就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心靈的愉悅。
本書通過一個個經典的、富有現實意義的哲理小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人生真諦:愈放下,愈自在。放下看似消極,實質卻是積極的生活態度,當你學會放下時,在獲得心靈愉悅的同時,還能免去許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煩惱和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