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收與放的哲理(6)(1 / 2)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國王,有一次和親近的臣子在沙灘上散步,這位近臣以阿諛諂媚的口氣誇國王的權力有多大、影響有多廣,頌讚之聲不絕於口。

這位國王靜靜地聽了半天,他轉頭麵向大海:“海啊!我是你的統治者,我有很大的權力,現在命令你停止前進,不準弄濕我的腳。”

但是海浪絲毫沒有停止,仍舊一波波地襲來,並且理所當然地打濕了國王的腳及拖地的長袍。

國王轉身斥責這位近臣:“你看,這波浪並不聽我的命令,可見國王的力量也和其他人一樣的脆弱,隻有上帝才能使一切對他服從。”

當一個人處於這樣的高位時,還能擁有自知之明,可見他的可貴之處。

簡單貼士:

1.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僅要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更重要的是還需要一隻眼睛看自己,看看自己的不足之處,想想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隻有這樣不斷的自我反省,清楚地看清自己,才會讓自己離成功的目標更近。

2.很多人為了功成名就,隻想著怎樣達到目標。沒有時間審視自己,認清自己,校正自己,其結果是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3.認清自我,要客觀的評價自己。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勇敢地麵對自己的缺點,隨時改進自己,完善自己,你將會比別人更快地接近成功的彼岸。

4.認清自我往往比認清別人更加困難,隻有跳出自己的主觀意識,像認清別人一樣,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看自己,才能把自己看得更加清楚真切。

眼睛在上麵

孟德斯鳩說:大自然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就常用破釜沉舟的鬥爭,使弱者不亞於強者。

這世界上絕對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陷,身體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種遭人輕蔑的自卑,雖然生理上的缺陷是無法彌補的,但隻要敢於正確地麵對自己的缺陷,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能從自身的不足和所處的不利環境中跳出來,努力地去完善自己,那麼這種自卑也可以是一種奮勇向上的激勵。

菲律賓外長羅慕洛是聯合國的發起人之一、世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他年輕的時候,曾為自己矮小的身材而自慚形穢,所以他就經常穿著高跟鞋,但是即使是這樣,他的身材還是顯得矮小,有人嘲笑他說:矮子就是矮子,穿上高跟鞋又有什麼用呢?為此,羅慕洛憤然脫下高跟鞋,並發誓以後再也不穿高跟鞋了。

他在心裏暗暗下決心要從其他方麵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於是他刻苦地學習鑽研,畢業後,努力地工作,積極尋找機會,最後終於成為菲律賓的外長、聯合國的發起人之一。

在聯合國成立大會的那一天,羅慕洛以菲律賓代表團團長的身份,應邀發表演講。當他走上講台的時候,大家都哄笑起來,因為聯合國講台的高度是按照西方人的身高設計的,他的身高隻能使他的兩隻眼睛露出講台。

但是羅慕洛依然鎮定地站在那裏,他用露出來的兩隻眼睛注視著大家,待笑聲停止後,他突然舉起一隻手,用力地揮動,並同時莊嚴地說:“我們就把這個會場當作最後的戰場吧。”語音未落,全場立時寂然,隨後,掌聲雷動。

此後,他在國際舞台上叱吒多年。他逝世的時候,聯合國為他降半旗致哀,他的身高也隻有一米六左右。

可見,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受身體的缺陷所製約的。隻要你去奮鬥,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簡單貼士:

1.每個人都有這種不同的缺陷,我們都不是完人,但隻要自己勇敢地麵對自己的缺陷,立誌從其他方麵彌補,那也一樣會彰顯出自己的魅力。

2.我們生理上的缺陷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的命運操縱在自己手裏,隻要努力的奮鬥,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關於平靜

一個人如果能丟開雜念,就能在喧鬧的環境中體會到內心的平靜。

我們內心的平靜與我們在生活中所獲得的快樂,並不在於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於我們擁有多少,更不在於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隻在於我們的心靈所達到的境界。如果你的內心不受複雜的外界幹擾,讓它平靜下來,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