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宇、皇都!(1 / 2)

大都,京城,皇宮。

這裏應該是大都最為宏大、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了。占地麵積接近於二百萬平方米,大約是京城占地麵積的五分之一,乃是曆代皇上行宮之所。上一任皇帝楊瀚文,足足有五千位後宮佳麗,更不要說各種宮女、太監等等服侍的下人,所以皇宮自然就有了無數宮殿。在皇家圖冊中,粗略記載的文獻是大都皇宮有五萬餘間大殿,足足是前朝皇宮宮殿的兩倍之多!由此便可以看出,大都是有多麼的繁華了。

如果能飛上天去,從半空之中向下俯視的話,就可以看出,除了大都皇宮外圍臨近依靠皇宮宮牆以示守衛、警戒的一排排廂房、矮堂以外,其餘的建築都有一種眾星拱月的感覺,而且皇宮的中心直徑為五千米,越靠近皇宮中心,建築的配合、銜接越是嚴謹!這可是經曆了上上下下至少三代工匠藝師的共同努力。到了最中央的大殿,更是與天象相互配合,隱隱地散發出來一種諸天星辰、自由運轉的威嚴。在宮殿最中央稍微靠近南邊一點的一座大殿,更是使人念頭阻滯!如果皇宮總體的布局可以比作是諸天的星辰曆象,那麼這座大殿就是正午的陽光,坐北朝南,是漫天蒼穹之中最為璀璨的一方光輝!

這座大殿是整個宮城的建築主體和核心空間,上承重簷廡殿頂,以此比擬至高威嚴的仙界天宮,下坐五層古漢白玉石為材料製作構成的台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三十六件,開間十八間,均采用最高形製。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殿前設有廣場,可容納最多為十萬人朝拜慶賀,整個宮殿氣勢恢宏、可吞山河,不愧為整個宮城的主體建築和核心空間。

大殿正前方,一塊純金的、四方八極的匾額擔當中央而虛懸殿宇,正好位於宮殿第一層和第二層假殿之間,起到鎮壓的作用。(此處在第一層大殿的上麵還有一層流於形式上的殿宇,形式上以示正式,而且在內部和第一層連為一體,也可以擴大大殿的內部空間,所以稱之為假殿。)

牌匾的外圍凹陷出隱秘地鑲嵌著一圈深沉的暗棕色桃木,桃木木質細膩,木體清香,亦名‘降龍木‘、‘鬼怖木‘。桃樹為百鬼所懼,是用途最為廣泛的伐邪製鬼材料。傳說誇父追日,臨死前將神木拋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國最早的春聯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稱桃符,幾千年來,桃木就有鎮災避邪之說,被稱為神木。在這牌匾裏鑲嵌桃木,是為了防止有陰神作祟、破壞此匾。

匾上以朱紅色為底,以原來的黃金為主題,上書“太宇殿”三個字,為上一任聖上祖帝楊翰文禦筆親書。

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三十六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高十五米的五層古製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匠心獨具,特別安排有著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