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2 / 2)

景程帝準了徐聞鐸的建議,吩咐手下人四處放出風聲要重查獨孤家謀反之事。並招來畢長風叮囑,千萬不可驚動董家,散播一些流言即可。

不出半月京城流言四起,似乎董家已是危在旦夕,董武遠在朔方也聽到的風聲,招來千智叟與魏靈烏商量對策。

魏靈烏微微一笑,說道:“將軍無須擔心,這般事若不是皇帝授意,誰敢四處胡說?何況必須是皇帝身邊之人說出,才有可信之處。現在謠言都已經傳至朔方,恰恰說明這是皇帝懼怕董家勢力,但又無法削弱,隻能想盡辦法安撫董家。“

董武冷笑說道:“要為獨孤家昭雪,還是安撫?一旦獨孤家昭雪,董家再無安身之處了。“

千智叟:“大將軍勿急,景程帝若是準備如此做,怎麼可能不嚴守機密。放出風聲來,是因為國家再無封賞可以給董家,隻能是演一出有驚無險的戲。不過現在國家已經無可封賞了,大將軍是需要注意了,有些事要及早打算。“

董武會意,微微點頭,隻是書信一封給扶餘,加速在京中的排布。

而董成、董幻已經是惶惶不可終日了。獨孤家之事一旦真相大白,他們可說是死無藏身之地,而外藩諸王則趁機派遣密使,與董家勾連,籌備謀反之事。這些都被畢長風掌握了,若不是景程帝事先交代,現在畢長風恐怕已經把董成、董幻及不安分的諸王的人頭送進皇宮了。

為獨孤家昭雪的謠言已經是人盡皆知,但是朝堂上公卿大臣都似沒有聽說過一般,每天聽聽詔書,逗逗禽鳥。畢竟董家權勢熏天,誰願意為了順皇帝的意來得罪董家呢,況且用董家來拍皇帝的馬屁未必行得通啊,皇帝怎麼說也是董家的外甥。一日照例上朝,在太監宣讀完景程帝的詔令。景程帝淡淡的說了一句;“滿朝公卿,終日隻聽不說,國家俸祿拿的不安心吧,不妨此時大家商討一下國家要事,尤其是民間疾苦,畢竟朕很少出宮,對於民間不甚了解。“

百官一聽,這明白的是要董家的好看。但是大家都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隻有汪忠直,見這是個拍馬屁的好機會,衝到朝廷中央,控訴董家種種罪行,並說明獨孤家一案必有冤情,請景程帝定奪。董成、董幻聽到還以為景程帝要下手了,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還以為今日將要送命與此。雖想反駁,但是雙腿發軟,無法站立,在其他大臣看來還以為是董成、董幻有恃無恐,波瀾不驚。

景程帝佯作憤怒狀說道:“朕今日要與你們商討民間疾苦,你汪忠直居然借機攻擊征地,我兩位舅父收太後生前囑托入朝輔政,兢兢業業未敢有一刻鬆懈。而獨孤一家謀反是太上皇欽定,現在獨孤仇就在羌胡軍中,日思夜想滅我胤天王朝。你汪忠直一個搖舌小人,為反賊開脫,還誣陷國家柱石重臣,不殺你怎能對得起忠義之士。“

隨即呼喚殿前武士將汪忠直拿下,推出宮門斬首,首級懸掛在景天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