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上都會麵臨著許多的選擇,如升學、就業、擇偶、婚姻等等。選擇得好,你的人生就會順風順水,駛入幸福的快車道。反之,你就會走入人生的低穀,飽嚐失敗、挫折等痛苦的折磨。由此,選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在人生的各種重大選擇麵前,你一定要慎之又慎,力求使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為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將決定你一生的成敗。
1.選擇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
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此,選擇就是第一推動力。隻有選擇,人生才有方向;隻有選擇,才會踏平人生的坎坷成坦途;隻有選擇,才能讓你的人生更加豐富而絢麗多彩。
定位決定人生,人生也會因定位而改變。隻有順應社會潮流、人生目標等綜合因素做出選擇才是正確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但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就不那麼簡單。隻有找到自己的長處,給人生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如果沒有給自己確定一個準確的位置,你就可能會失敗。
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隻憑自己一時的興趣和想法,那麼定位就很不準確,有很大的盲目性。
歌德一度沒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樹立了當畫家的錯誤誌向,害得他浪費了十多年的光陰,為此他非常後悔。
查理·卓別林剛剛拍電影的時候,導演讓他模仿德國當時一位著名的喜劇演員。可他表演時一度找不到感覺,因此,沒有出色的表現,直到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戲路,才成為舉世聞名的喜劇大師。
美國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為短小精悍的女人,結果走了一段彎路。後來幸虧經紀人的引導,她重新根據自己身材嬌小、個性鮮明、演技極富彈性的特點進行了正確的定位,出演《鋼琴課》等影片,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和奧斯卡大獎。
遺傳學家說: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1對基因決定,另外還有5對次要的修飾基因,它們決定著人的特殊天賦,起著降低智力或提高智力的作用。不管怎麼說,人的這5對次要基因總有一兩對是“好”的,一般人總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麵具有良好的天賦與素質。既然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才能、素質、興趣,環境、條件等,確定主攻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
胡適之所以能成為文學和哲學大家,這裏麵也有一段“故事”。胡適考取官費留學後,他的哥哥為他出國送行時說:“賢弟,家道中落,你出國要學些有用之學,幫助複興家業,重整門楣。你去學開礦或造鐵路吧,這些學科比較容易找到工作。千萬不要學與此沒有用的文學、哲學之類沒飯吃的東西。”當時胡適回答哥哥:“好的。”開船後,胡適在船上想,自己對開礦沒興趣,對造鐵路更是一竅不通,幹脆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學有用的農學吧,也許這將來對國家社會有些貢獻。於是他學了一年農學。雖然每門課成績還不錯,但他對這些還是沒有興趣,決定轉係重新選課。這時他又犯難了,選課用什麼做標準?聽哥哥的話?看國家的需要?還是憑自己的愛好?最後他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了文學和哲學。
胡適終於成為文學和哲學大家。若當初他違心地聽了哥哥的話,選擇了容易找到工作的開礦和造鐵路專業,也許將終生默默無聞。
胡適認為,學生選擇科係時隻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我”,一個是“社會”,看看社會需要什麼?國家需要什麼?中國現代需要什麼?但這個標準——社會上三百六十行,從諾貝爾獎得獎人到修理馬桶的,社會都需要,所以社會的標準並不重要。因此,在給人生定位的時候,便要根據自己的特長來確定。
胡適還打了一個比方:譬如一個有寫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係學寫詩,而偏要去醫院學外科,那麼文學界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醫療界卻添了一個不入流的庸醫,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他自己的損失。這真是一個妙喻。
俗話說:“取乎上,得其中;取乎中,得其下。”顯然,我們在給自己定位時,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定,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把自己的位置定得太高,你可能就會感到力不從心,把自己的位置定得太低,你可能就難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一個為自己找到準確定位的人,一定能實現自我價值。他們對於自己的事業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工作已經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在工作中,看重的不是結果如何,過程本身就帶給他們無以倫比的快樂,這是更高的滿足。
在閱讀本書以後,希望你能冷靜地思考,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那樣你才能真正找到自我,你的人生也才會更有意義、更精彩。
2.成功在於選擇得當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誰都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有良好的機遇,同時還必須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是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選擇得當,你就與成功有約;選擇失誤,你就會與成功擦肩而過。下麵這個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馬場。
這時,田忌的朋友孫臏從人群中走出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況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看了他一眼,說:“想不到你也挖苦我呀!”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