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知易行難(2 / 3)

“一言為定!”意外的轉變讓約瑟芬眉眼恢複柔和,她來不及多想便迅速應下,生怕弗萊特會反悔,隻因她身上除了幾件維持體麵的尋常首飾外囊空如洗。

——————

當扈從唐祝的庫吉特騎兵在牡蠣港外安營紮寨後,雖然有拉蒙這種在港內擁有話事權的大商頻繁往來交洽,但聚落裏的民眾還是封閉了簡陋土寨的進出門戶,臨時武裝起來的民兵提心吊膽的早晚戒備,原本熙熙攘攘的集鎮一下子變得蕭條、靜謐,感知更加敏銳的禽畜也察覺到了氛圍的變化,那零落、不安的鳴吠聲很遠便能聽到。

好在隨著雙方相安無事,聚落裏開始有人壯著膽子出現在駐地附近,東張西望、走走停停的那副與空氣鬥智鬥勇的模樣,很快便成為望哨士卒之間的談資、笑料。可細起來,這不過是市井底層的一種生存智慧罷了,故意裝傻充愣、出乖賣醜換來輕視,好為後續的接觸謀求便利。

這些接近營地的家夥都是逃戶中的腦筋活泛之輩,受牡蠣港的商業氛圍影響,平時就為人幫工兼做些生意糊口,幾來瞧見港內的大商人不僅沒有跑路,還帶著隨從、夥計趕著大車車的禮物來來回回的拜會、求謁,這群人物見識雖有限,卻也通過猜測心裏有了底。而且作為流亡者,被戰爭波及這種經曆幾乎人人都有,在他們的經驗看來,數百人馬光每的吃喝就不是個數目,既然沒有第一時間衝進寨子搶掠,那就意味著有生意可做。

畢竟這年頭底層士卒的生活可謂是朝不保夕,其中多數人都沒有攢錢的習慣,甭管是要跟誰幹仗,在戰鬥爆發前就會把餉錢花個精光,軍官們對此甚至持縱容態度,身無分文的士兵為了搜掠財貨往往更渴望參戰。

隨傑拉克征戰多年未有敗績的唐祝在治軍方麵可謂嚴明,但此次出使的方略便是對如中原藩鎮割據情形的芮爾典王國內部進行離間、分化,同時也旨在探查地理、搜集情報並尋找潛在的盟友。

跟這些有著卡拉克裏亞諸侯背景的牡蠣港商人稍作接觸後,唐祝便對這種富裕商人合議自治的形式起了興趣,在中原的汴京、徐州等地也有著類似的行會組織,雖然製度、規範更嚴密,但在特權方麵卻遠遠不如。更何況這群善於借勢的牡蠣港商人一方麵作為卡拉克裏亞諸侯的代理人,另一方麵又投入禪達治下換取庇護,如今更想要利用他假借開辟新鹽路來擺脫控製。

而來到牡蠣港這幾,在唐祝和隨帳將吏把近期打探的情報彙總、分析後,愕然發覺這群商人的一係列舉動跟他北上出使幾乎是同時進行。這意味著幕後之人擁有或者能動用龐大、靈敏的消息渠道,在得知他從騎士堡劫走卡洛斯王子的消息後就開始跟進關注並布局,為了將這位隱藏在幕後的棋手引出來,親隨武士們在得到他這個軍主的授意後,一座軍市很快就出現在臨時營地與牡蠣港聚落之間。

——————

在庫吉特國內,因為長期徒增耗費又沒法帶來足夠收益的戰事,權貴們早就不想再在龐圖斯諸塞耗下去了,相對應的圖爾加地區盛產鹽礦又是東方商路進入卡拉迪亞後第一個大型的商品集散地,它的繁榮富庶讓定居後逐步封建化的庫吉特貴族迅速被腐蝕。部族頭人們依靠地利設關抽稅便能日進鬥金,自然覺得沒必要折損兒郎越過邊境去打草穀,對待戰爭的態度也不再積極,不到兩代人的時間當初隨傑拉克橫行伊瑞利亞高原掃平諸部的鐵騎幾近消亡。

傑拉克與塞加父子為了消除、延緩這種趨勢雖然接連對內部做出調整,但從上而下的變革本就見效緩慢,適逢權力交替之期剛繼位不久的塞加為了爭取本部貴族支持手段更是不敢過於激烈。由於原有的部族兵製無法提供足夠且堪用的兵員,而此時諾德人尚未建立國家,腐朽的芮爾典王國也還未徹底崩潰深陷內戰泥潭,作為外來者的庫吉特人正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卡拉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