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照片(1 / 1)

文/李光輝

起一個樸素的名字,它關乎過去、現在和未來。

很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照相,所以就有好多好多的照片。曾經很喜歡翻看,看過去的自己在照片裏凝固,在記憶中潛行,按著定格時的麵孔、神態、姿勢,揣度那時的心情,那時的情景,那時的生活。

但是現在,已經很少去碰它們。其實,我一直都是個不愛懷舊的人,也是個忘性極大的人。過去的日子,過去的自己,我從不覺得好,也就沒什麼可留戀與追憶的。

我更看重的是此刻、是當下,是今天的自己將給明天留有怎樣的空間與回味。其實,過去了的已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永遠是現在和未來。

但是說起照片,還是得把鏡頭搖回到小的時候。父親年輕時喜歡照相,他不僅有相機甚至還有暗室,所以我們家有很多不知是什麼尺寸的,大大小小的黑白照。童年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指著母親懷裏抱著的那個胖乎乎的光頭的孩子問大人,這是誰呀?這真的是我嗎?

母親的照片,更是被我小心珍藏著。那是父親再婚的時候我賭氣全部洗劫來的,後來我沒有問過父親想不想再要回去,但我覺得還是放在我這裏更合適,父親若想念母親,母親就在父親的心裏。

也隻有在照片上我才能看到母親的青春,以及她優雅的美麗。我記憶中真實的母親,像一張褶皺的老照片,連同她的苦悶與歡笑,都泛著淡淡的暗黃。

看母親年輕時的照片,大而深的眸子、圓潤的嘴唇、潔白整齊的牙齒、卷曲的秀發,覺得她特別像三四十年代的電影明星。可惜母親自小家境不好,沉重的生活把母親的光華湮沒了。

我遠沒有母親漂亮,倒是現在越來越與母親神似了,這也讓我意識到年齡的積澱與溶解。我想等女兒到了我這個年齡,回想起我的時候,絕對不會是我對母親的這種印象與感受了。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經曆、不同的性格,會演繹不同的影像、不同的人生。每一張照片,都是一種生活,一種心情。虛擬的生活,虛擬的心情,虛擬的瞬間,同樣是快樂的。

我年輕的時候對自己有很多的挑剔,覺得一切的一切都太不符合心意。尤其十八九歲時沉迷於瓊瑤的故事裏,那些女主人公個個清新脫俗,越比照越覺得與理想中的形象相差甚遠,不住的悲憫自己暗淡的人生。

如果說青春即使不那麼漂亮,也會有它光鮮生動的一麵。那麼等到年紀漸長,就真是沒有了明媚的資本。錦繡年華眨眼就過去了,甚至來不及歎息。時間已將容顏悄悄地改變,將那些青蔥的歲月丟在了遠處。所以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有意躲閃相機,就那樣冷硬地容忍著自己的沉寂與荒疏,不管有多少不甘。

大概是從去年開始,生命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與境界。突然不再介意年齡和麵容,又開始從容的麵對照相機。並且竟然越來越喜歡自己,甚至連缺點都覺得是可愛的,不再刻意的回避,而是肆無忌憚的亮露著。

也突然在照片中發現了另一個自己,一個神采飛揚、從容恬淡、輕鬆快樂的自己,一個有別於青春歲月的自己。照片,打磨著我的疑慮和惶惑,安撫著我內心的躁動和不安。

於是,那些斷檔的歲月,又有了新的續接。八小時之內屬於工作,中午的時間屬於自己。架上相機,擺起pose,攝下流光溢彩的歲月。之後我看到的,是一點華麗,一片熱鬧,一團生機。

以照相這種方式來記錄不斷飄逝的歲月,它的主題是快樂、是自信、是靜止而又流動的畫麵,有些花哨,像多彩的人生。它告訴某一個時刻的自己,有美麗來過,雖然會走,但是曾經擁有。

有時候會覺得,照片是我一個沉默的朋友,不說話,就那樣安靜地看著我。有點陌生,有點嚴厲,有點偏寵,有點囂張,有點自得。

把自己沉澱在照片中,讓生活留下溫情的線索,讓那些遊走著的時光,不斷的聚焦、彙合,像電影一樣。照片與生活不同的是,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卻永遠不知道結局,不知道明天會怎樣,明年會怎樣。而每一張照片,就是一種定格,一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