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三回 蒼雲登峰 你爭我奪(5)(1 / 2)

三魂六魄: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魂為陰,魄為陽。其中三魂和七魄當中,又各另分陰陽。三魂之中。天魂為陽,地魂為陰,命魂又為陽。七魄中天衝靈慧二魄為陰為天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為陽為人魄,精英二魄為陽為地魄。

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天地命三魂並不常相聚首。七魄中兩個天魄兩個地魄和三個人魄,陰陽相應,從不分開。並常附於人體之上。其實人類的七魄,實際上就是藏密所說的位於人體從頭頂到胯下會陰穴的中脈之上的七個脈輪,七個能量場。其中天衝魄在頂輪,靈慧魄在眉心輪,氣魄在喉輪,力魄在心輪上,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輪,精魄在生殖輪,英魄在海底輪。人體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稱為人魂,或者色魂。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產生的。命魂住胎之後,將能量分布於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為人的肉身所獨有,人死之後,七魄隨之消散,而命魂也自離去,生命即以此告終。 人的命魂,透過七魄中的天衝靈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過氣力二魄和中樞魄,主行動。通過精英二魄主身體主強健。唯中樞一魄,乃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於七個脈輪之上。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葉。魄無命不生,命無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產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終結時又分出陰陽。並回歸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則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稱為影魂。無光不成影,無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運融合,天光與地相才能與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體眉心的靈慧之魄,才能得以顯現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見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腦和天眼裏顯示出來。因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與肉身而顯化萬象,也能脫離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稱為身外化身。

可以說三魂七魄乃是修道之輩斬去三屍的基本。天魄地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善惡兩屍。而人魄也是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固執。以三屍來說是象征著自修道之輩自我超脫的境界。本我、自我、超我。這三種境界分別表示天地人三魄三屍。很少有人做得到最後一步,也很少有人能夠將三屍化身的功力提升到本我相同的境界。

眼前的孟子可以說確是做到了這一步,以玄都現在準聖中期的道行竟然看到的是一團約隱約現的迷霧。眼前的孟子就像是當初的李泰一樣看不清楚虛實。聽聞李泰在祖巫大殿之中尋得盤古之心,看來這勢必是盤古大神的神通。我還需小心應付。玄都大法師與雲中子對視一眼道:“今日多多得罪,還請道友小心了。”

隻見玄都大法師從衣袖之中恭恭敬敬的取出一方寶圖,成陰陽雙魚嘴形。一層淡淡的氣息慢慢擴散開來。混沌之中躁動不已的地風水火,突然間變得粘稠理順。一道道陰陽之氣不斷地轉變同化周邊的混沌之氣。一道道無形的氣波由玄都腳下蕩起,混沌之中周圍的空間就像是鎖定一樣靜止。孟子看著玄都手中的那一張寶圖不由的閃過一絲精光。隻見玄都大法師將手中的寶圖拋擲空中。寶圖之上頓時大放豪光。一道道玄冥之氣瞬間化作一座須彌的大陣。一股龐大的壓力仿佛從九天而來,死死地籠罩在孟子的身上。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此乃是乾坤大陣,不知道友可感走上一遭?”玄都大法師施法之後對著孟子稽首道。

“立陣之物果真是乾坤圖,看來貧道這一次真是身遭險境了。”孟子雖然口頭之上這麼說,臉上確是絲毫沒有放在心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隨著他慢慢的誦讀仁德之意。其泥丸之中飛出一輪畝田大小的功德聖輪。功德聖輪之中更有一條淡淡的紫薇真龍潛遊。其功德與紫薇真龍之氣的濃鬱度恐怕隻有聖人有得一拚。雖然看似孟子毫無防禦之道,但是有著無量功德和帝王紫薇真龍之氣的保護。就是比那先天靈寶還要好用的多。

玄都大法師與雲中子對視一眼,化作兩道青光進入大陣之中。孟子一甩袍袖走進這乾坤大陣之中。孟子走進這乾坤大陣,隻見大陣之中乾坤陰陽分理清楚明白。以乾坤之氣為基,四象,八卦為變化之道。天地定位,離坎相交,山澤通氣,風雷相射。大陣之中設有八座陣位,八座陣位卻是無人掌管但是八座大陣確是完整的運轉開來。隻見大陣之中時而鼓聲震天,隆隆之聲不絕於耳,隻見無數天兵天將雲集空中,天雷滾滾而下,孟子仿佛已經到了天庭之中一樣,無數的天庭禁製紛紛啟動,仿佛要將孟子淹沒在其中。時而有鮮花無數,千年朱果,萬年的茯苓等等比比皆是,仿佛到了天帝的苗圃一樣。時而狂風嘶吼,仿佛要把人都要撕得粉碎一般。大陣之中。仿佛又無數隻利箭朝自己射來。時而就見雷陣之中雷電滾滾而下,有五行神雷,有天雷,有混沌神雷,又有四九、六九、九九神雷,仿佛是要過天劫一般。變化之道確實生生不息,造化不停。孟子身在大陣之中沒有來的臉麵之上變得一絲凝重。仔細的打探著大陣之中的變化精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