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學會取舍,不必活得那麼累(5)(3 / 3)

正是孫武的這份淡泊之心,使得他能夠善始善終,保得一生清名。

擁有了淡泊的心境,將多彩絢麗的欲望拒於窗外的天空,讓自己的靈魂在平靜的家園中安然入夢,受過損傷的心才會得到意外的修補,得到愉快的平衡。

欲望左右著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與感情世界,我們常常為欲望而感傷人生之累,為欲望而慨歎人生短促,為煩惱而拋棄可貴的人生目標,甚至有人因欲望而厭棄了生命。

有能力的人,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做出一番事業,這是無可厚非的,而各方麵優勢並不明顯的人,如果也硬要強求自己達到怎樣的成功,這種欲望就是好高鶩遠,一切的努力隻恐怕給自己帶來的就是無盡的苦惱。

淡泊給予你蒼白的外表,卻讓你擁有了一個充實、坦然、意蘊深厚的人生。欲望給予你一個個焦灼痛苦的花環,卻使你陷入無底的深淵。甘於淡泊,以超然的心態把握人生,就超越了世俗凡境,在悠然怡然的心情中,品嚐大自然的美麗,品嚐多姿多彩的人生風景。

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的真諦

人,各有長短,每個人有他的缺陷和不足,也有屬於他的優勢和長處。所以在平常的時候,你不要和別人對比什麼,隻求把握好自己就可以了,因為你那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比來比去的最終結果隻能使自己怒火中燒,心態不平衡,有一句話說得好,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兩不相幹。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正確地對待他人,正確地對待自己,如此才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讓自己活得快樂。

有一個女孩,她長得美麗而又文靜,說話語速總是緩緩的,音量小小的,但卻很能說到人的心底裏去,你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就被她看穿了。

她的業績說不上驕人,但是卻無可挑剔;她嫁了一個相愛的普通人,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她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課餘時間學這學那,雙休日一家三口經常出去遊玩;她每天都要睡一個午覺,每天都做健美操,生活得很有規律;她不嫉妒那些榮譽加身的同事,也不鄙薄偶犯錯誤的同事,隻對一些勢利小人冷眼旁觀,但也不針鋒相對,她覺得他們不會有好的心態與好的結局,她心明如鏡絕頂聰明,與周圍一些拚盡全力卻活得七上八下不盡如人意的人相比,我總覺得她的人生本來還可以更為精彩,但她卻沒有那樣做。

有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兩兩相對,她說起是她父親的一句話奠定了她人生的基調,在讀初中時她的體質非常弱,任何體育活動都沒法參加,學習上她又非常爭勝好強,偶爾有一門功課得不到第一就會難過就會自責。父親跟她說:以你的條件,你不必追求優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她很聽父親的話,於是比較輕鬆地將每門功課都保持了良好,同時她的體質也恢複到了良好的狀態,在高中畢業時她給自己的定位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學,因為壓力不重反而發揮更好,結果輕鬆地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時她選擇了中等城市的專業對口單位,因為她隻求離父母近些,可以相互照料。她這樣地娓娓道來,就如她不急不躁地構築她的良好人生。

良好人生肯定不被小說家和劇作家看好,因為良好人生不能構成他們的創作素材,令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事業有成而家庭破裂,輝煌的陰影裏藏匿著墮落,幸福來臨卻緊隨著死神,有一項優秀就總有一項不及格等等。

而生活也的確是如此的,假如這個人的某個單項特別的優秀,那麼他人生的另一重要項目,缺憾也往往特別地大。或者是,正因為無可彌補這缺憾,才發憤地去追求卓越。

所以其實良好人生的境界已經是至高。當一個人的事業、愛情、品行、心境乃至體格都能達到良好時,又有誰能說那個人的人生不夠優秀呢?

看過米蘭·昆德拉的一本書叫“生活在別處”,我對這五個字有很好的聯想,我們的生活總是在遠方,都在想:如果明天我有錢,我就可以……

但是如果你現在賺錢少不快樂,就算有再多的錢,也許還是不快樂;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別人跟你一起一樣不快樂;如果現在不懂得享受生活,未來也不會享受生活。有人問什麼叫做自由,所謂的自由就是:你想要拒絕一個人的約會,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你有權力過自己要過的生活,有權力去自己要去的地方,其實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在紛繁複雜的人生裏,不要和別人去對比什麼,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的真諦,把握自己、相信自己才是人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