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辦法他都試過了,可是沒有一樣管用。“我覺得自己的身體正被一隻夾子越夾越緊,根本不能自拔,但自己的解脫卻源於一個意外。”道格拉斯說。
原來,道格拉斯還有一個4歲的兒子,一天下午,當他還沉浸於內心悲痛的時候,兒子過來對他說:“爸爸,你能和我一起做隻船嗎?”這時的道格拉斯哪裏還有心思做船,但被兒子纏住我不放,最後隻好答應了兒子。
花了道格拉斯大約3個鍾頭後,船就做好了,可奇怪的是,在這忙碌的3個鍾頭裏,道格拉斯似乎領略到了幾個月來從未有過的精神輕鬆!
道格拉斯說:“這一感覺讓我大為震驚,我突然發現,擺脫痛苦的最好方法是找事做。做事情需要動腦筋,追憶痛苦往事的時間自然也就沒有了。在我給兒子做玩具船的那幾個鍾頭裏,我感覺到自己沒有了痛苦。於是,我決心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
“第二天,我就開始在家裏忙碌起來。我從一個房間跑到另一個房間,看看有什麼要幹的家務事,並把這些事情一一列上清單。需要做的事還真不少:書架、樓梯、百葉窗、門把手、水龍頭等等,這些都要修理。在兩周時間裏,我做了很多事。也是這兩年來覺得最快樂的兩周。後來,我就不讓自己閑下來,每周兩次去夜校讀書,同時也參加很多公益活動。如今我再也沒有時間去憂慮了,人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了,覺得自己越來越快樂了。”
如果你痛苦,那麼你就忙起來,這樣就會忘記痛苦;如果你痛苦,那麼你就忙起來,這樣你就會迎來幸福。忙碌不僅讓我們擁有了一份充實,還讓我們的生活多了一份驚喜。因為忙,我們不得不忘記那些根本就無所謂的憂愁。“忙碌性治療”是近代心理醫生所用的名詞,也就是把忙碌當做治病的藥。這並不是新的辦法,據說,在耶穌誕生500年以前,古希臘的醫生就已經使用這種方法了。
孫大爺是位百歲老人。雖然年過一百,卻仍然滿麵紅光,精神抖擻,雙眼炯炯有神,看上去最多隻有80多歲。孫大爺之所以身體這麼好,完全得益於他一生勤勞。
據孫大爺回憶說,他13歲就給人當長工,上山砍杉木,再抬下河,紮成木筏,沿河放木筏到很遠的地方。放木筏要經過無數的急流險灘,全憑熟悉水路、膽大心細和心靈手巧。別人多是兩人放一張木筏,而孫大爺身材魁梧,力氣大,膽識過人,一個人就能放一張木筏。為了多掙點錢養家糊口,他還去很遠的地方販鹽,每次挑50公斤的鹽,來回200多公裏路,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孫大爺一生勤勞,80歲時還帶領兒子媳婦上山開荒種300多棵樹。如今,這些樹年年掛果,成了家中的小銀行;90歲時,孫大爺仍然能上山砍柴;100歲時,還能到地裏種菜,在家裏養雞、養豬、做飯,忙個不停。孫大爺說,忙慣了,不幹活手發癢。孫大爺一生勤勞,很少生病,有點小傷小病,也是自己采點草藥就治好了,從沒有生過大病,也沒有住過醫院。孫大爺說,雖然自己這一生受了些累,但是感到很幸福。
有人總結三件讓人幸福的事情,其中“有事做”就是其中之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說:“我最害怕的莫過於閑散怠惰,沒事可幹,無所作為,官能陷於麻痹狀態。身體閑置不用,精神就備感苦悶。”美國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說過:“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藥——也是最美好的藥。”忙碌讓我們精神煥發,廉灑自信,思維活躍;忙碌給別人帶來愉快,也給自己帶來歡樂。
拖拉的後果隻能用懊悔去償還
“拖延”是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因為它在不知不覺中竊取你的時間、品格、能力、財富,使你成為它的奴隸。
成功的人是行動中的巨人,是快速處理問題的高手。在他們的眼裏,工作起來拖拖拉拉是低效率的代名詞,是阻礙自己成功的障礙。要想成功,就要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因為拖延要付出的代價,有時是不可想象的。
1923年,艾爾弗·雷德·斯隆任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斯隆雖然年紀輕,卻有著過人的智慧。斯隆以敏銳的目光洞悉到,美國經過20世紀前20年的繁榮,消費者的眼光已經變了。
簡單適用的“馬車型”汽車,已經不能滿足於消費者的眼光,他們渴求漂亮、舒適、高性能的汽車。一些剛剛崛起的有文化的中產階級,更追求汽車的文化夢境。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斯隆就任通用公司的總裁後,他就以此為目標,加快研製新型轎車。
當時與通用汽車公司同駐底特律的,還有美國最大的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埃茲爾是老福特的長子,他也以年輕企業家的敏感,嗅到了斯隆的更新意識。於是,他和技術人員重新設計了一種T型車。當埃茲爾喜滋滋地把這種新車拿給老福特看時,不料被福特完全否定。
老款式的T型車,曾獲得“廉價小汽車”的名聲,廣受美國民眾的歡迎。T型車不但價錢低,而且,質量與性能全國第一,一度還是美國的吉祥物。
對於老福特來說,T型車是他的神話,是他的孩子,是他夢想得以實現的載體。在T型車裏承載的是他的輝煌,他不許任何人向它挑戰。
老福特憤怒地對兒子說:“T型車銷售得很好,我不打算開發什麼新車,拖一拖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