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豫聯盟一年一度的競技選優大賽轉眼便至。十個家族,每個家族的名額平均下來是十名,由於今年林氏一脈沒有人參加,故其他九個家族每族都多了一個名額,參與競技者共九十九名。張、王、劉、蕭,孔、吳、楊、陳,以及彭氏一族多多少少應該感謝林家的忍讓,不過那現場的感謝卻是成了嘲諷。
前來觀戰的還有一些外盟的商販之類的群眾。
“林家又沒人參加”
“爛泥扶不上牆,就是有人參加也是掛底,來了隻會丟人”
“千年第一嗎?哈哈……”
……
除了林氏一族其餘九族的看台上都是熱鬧非凡,嘲諷言論蠅蠅嗡嗡,唯獨林家的看台上死氣沉沉,人員稀少。聯盟規定即使沒有資格參賽的家族,也應該派人觀場,很多人臉上掛不住,所以這林家的場地上僅僅隻有幾個人。在林家看台的角落落座著一名藍白交錯武裝的少年,少年兩隻眼睛緊緊地盯著十丈方圓的賽場,漆黑的眸子似乎跳動著不安的火苗。越多充斥雙耳的嘲諷,越是增添了少年眼中的火苗濃度。少年便是林凡。
在競技台不遠的主席位,聯盟的主要管事成員一一落座。聯盟管理層分為一盟主九長老,他們除了是聯盟主事,還分別是各族的族長,盟主則是上一年聯盟競技入圍前二十名額最多的一族之長擔任,顯然,這一年的聯盟競技也關係到東豫聯盟的盟主之位花落在誰家。
本屆的盟主是蕭家族長蕭明喻,盟主一族雖然在原則上沒有太多特權,不過那都是表麵,實際上盟主一族在分配物品包括修煉法典等秘籍時都具有隱形的優先權。這種優先權還反應在聯盟競技上,例如兩族的兩選手打成了平手,如果兩人有一人屬於盟主一族則不需進行加賽便可直接晉級。由於這樣的特權在聯盟競技中優勢太大,所以競技規則便修改了一番,改成了積分製。
積分製的規則是得分最高的十名選手成為選派的學員前往禦風堂進修,另外誰先拿到十分誰便直接得到決賽的資格,等待最後排名。積分製的具體規則是:每打敗一名對手得一分;所以到最後得滿十分的人並不隻有十人,所以便是新一輪的淘汰排名賽,此時盟主特權便會又起到了優勢作用。
不過這個規則還有個問題,那就是比賽會變得況日廢久,後來又追加了三條規則:一條,每個人最多有五次挑戰機會,也就是說不能每次都隻挑戰得了一分或兩分的對手;二條,修為等級相差一級的對手比賽,如果等級低的一方獲勝,得分翻倍;三條,同等級著會心一擊秒殺獲勝,即一回合獲勝,得分翻倍。假如一名已經得了四分的三級對手打敗了一名已經得了五分的二級對手,他得到的則是加三分,既是拿到對手得分的一半,翻過來五分的二級選手則是得到加四分的戰果,不足一分按一分計算。十分封頂。
增加的後麵兩條規則具有累加功能,不過多年的比賽中沒有出現過第三條的情況,更別說累加了,第二條出現的概論倒是蠻高,在修煉之路上,每十級屬於一個大的分水嶺,共有九十九級之數,分水嶺便是十個。當然並不是等級之間就沒有太大差距,隻是前十級之間的差距有點小,畢竟是修煉的入門階段,但是等級越高這種差距便越來越大,例如五級可以勝六級很常見,定義為八成,但三十五級勝三十六級的概率不足六成,四十五級勝四十六級則不足四成,等等。
後來有人曾提議把這又臭又長的等級簡化一些,但是由於想法不夠成熟,而且嚴格的劃分界線又有些模糊,比如前二十級基本上可以歸為一個階段,最後的九級又可能化為兩個階段,一時間眾說難一,便沒有實行。
“咳,嗯”,蕭明喻清了清嗓子,示意台下的觀戰人員安靜,“現在我宣布第四百三十一屆東豫聯盟競技比武大會現在開始,規則不變,現在抽到紅簽的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