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活了千年,早已沒了什麼願望,唯一想要的願望,需要用命來換的確很適合他。不知主人日後是否會掛記著他。
人生其實很嘲諷,雲橋一心隻想報仇,可是逐漸地卻發現,娘親的死,乃是多方麵的原因,有她自己的,也有自己身邊人的,甚至自己的錯,讓過她無法複仇,甚至於隻能倔強的認為是澹台月塵的錯,一直到現在,她在敵人的陣營之中,才慢慢發現,原來所有人都一樣,隻不過各為其主,而澹台月塵也有他自己的信念罷了。
最近她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要如何才好,當日,娘親自行選擇的要去為複活別人而死,自己為何會走到今日呢?
雲橋迷茫,然後覺得鬱悶,一直到某日,北辰夜的信件傳來。上麵寫著:“午夜,禮物即將送到。”其實這人是笨蛋吧?雲橋看著這張紙,毫不猶豫的撕碎,可是心卻在好奇,到底要怎樣才能將禮物通過這層層的守衛送到她的麵前,那個男人若是真能做到,為何那日沒有強行帶走她?是因為尊重嗎?那夜的記憶不多,可是……溫存的感覺依舊還在,雲橋呆呆的看著手邊已經被撕碎的信紙,最終又重新拿起來拚湊整齊,一切都隻是出於自己的無聊。
夜深人靜時,眾人紛紛睡下,可是雲橋卻怎麼也睡不著,一直在等待,等待著北辰夜所謂的禮物,午夜,如期而至的。
在雲橋百般無聊的等待下,傳聞中的禮物真的到了,這是一個人,一個和雲若有著幾分相似的人。
以至中年,這人一身青衫,堂而皇之的從帳外走了進來,似乎沒有人發現一般。
雲橋看著他,稍稍狐疑:“你就是所謂的禮物?”
“是……”男子看著雲橋,淡淡的說道,隨後,跪在了地上:“我是還債的,在皇上告知與我你在這裏的時候,我便請求他將我帶來了。雖然很無理取鬧,可是還是想對你說,抱歉。如果不是我,也許你的娘親也就不會死。”
中年男子的聲音中的確帶著明顯的歉意,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雲橋愣住了,看著他,似乎不像是在說謊,可是為何,為何會說娘親是因為他?這怎麼可能啊!
“我那不爭氣的兒子為了報複我,才會這樣做的,然而他現在,早已經因為逆天而行遭到了應有的報應,我也因此得到了自由,在得到自由的第一秒,首先想到的事情便是來請罪,是我的錯,不能在當年就將一切安排好,以至於讓姑娘你如此的痛苦。”
男子的話說的雲橋稍稍迷糊,不過很快倒也理清楚了。怕是這人,就是娘親選擇複活的人嗎?
“不必跪著了,娘親她曾經留下過信件,並且說過,不怪罪你,現在一切都已經結束了,縱然你來請罪,死者也無法複活。”我想要的,隻是平複自己這顆不安的焦躁的心而已。
空虛無法填補,痛苦無法安撫,這好似焦躁的野獸一般的心情,才會想要複仇,不是想安慰死者,而是……想要讓生者得到安慰罷了。自私而……看著老者,雲橋忽然很好奇這兩個人之間的故事。
故而道:“說說你和我娘親之間的事情吧,我有些好奇。”雲橋的聲音不大,卻是真誠,男子聞言先是一愣隨後點了點頭,顫巍巍的站起來道:“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當年年少時,身為魔宮宮主,我作惡無數,一直到遇到了她,當年你的娘親,那麼的漂亮,而且又那麼強大,大致你便是隨了她吧。那時候她不歸任何派別,瀟灑自由,在看到我的時候,隻留下了一抹笑容,以及一句話:如果殺人的話,不妨多殺一些壞人。不知是為什麼,當初就傻傻的按照她的做法去做了,逐漸的越發想念她那一抹笑,很想知道下一次見麵她知道我在殺壞人的時候,會說什麼。而第二次見麵的時候,她似乎要加入我臨魔宮。她說:你殺了很多壞人啊,真是個矛盾的人,明明你才是最大的魔頭。我問她為何要加入我臨魔宮,誰知她卻說:為了做善事,若是讓魔頭變成好人的話,大概天下間也就不會有所謂的魔教了吧?我希望看到那種場麵。她的說法讓大家都笑了,聽起來好似一個沒可能的笑話,然而我卻真的按照了她的做法。她是一個很溫柔的女子,平日裏喜歡笑,偶爾也會對我說一些秘密,當然,這些秘密多數是她捏造出來的,她喜歡利用小事讓我知道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在臨魔宮中長大的我,從來沒有聽過那些事情。臨魔宮的人,一向是將想要的奪過來,將不想要的毀掉也不讓別人得到,遇到看著不滿的人就殺掉。我在這樣的臨魔宮生活,也並不知道何為善良,何為邪惡。她卻一點點的告訴了我。對我來說,她好似一個老師,教會我各種道理,可是……同樣的,卻也讓我了解了臨魔宮的黑暗。我想要改變現狀,那時候她似乎很開心,並且答應我會永遠陪著我。我以為這樣的生活會永遠持續下去。可是……一直到某一日,她說她要離開了,那時候我很憤怒,第一次對她發了火,可是她卻說:你是一個人,不是我的奴隸,不需要按照我的話去做,以後你是善良還是邪惡,也與我無關。一句話,斷了我和她之間的聯係,後來,她就成親了,和京城中的一位高官也就是你的父親成親了。我問她為什麼,她隻是一臉哀傷的告訴我說:好人想變成魔,很簡單,但是魔想變成人,不是做好事就可以的。隻是這樣一句話就離開了我,在她離開我之後,始終無法想清楚她為何會離我而去,最終隻能不斷的完成我和她之間的約定,將臨魔宮搞得不倫不類,最終在死的時候,我選擇了拋棄適合做宮主的兒子,讓心善的阿玉做了宮主,卻吧想,最終鬧得這般地步。若是得見當年,定然不會再做這種決定,也不會……辜負了當年阿玉的母親,讓她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