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抗高血壓藥知多少(1 / 2)

1、降高血壓藥物的分類

當前用於降壓的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六類:即利尿藥、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和α受體阻滯劑。

⑴常用的利尿類降壓藥

常用的利尿類降壓藥物有二大類:一類是排押鹽的利尿劑包括雙氫氯噻嗪、氯噻酮、吲噠帕胺、布美他尼、呋噻米;另一類是保鉀的利尿劑,包括螺內酯、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上述二類利尿劑均使尿鈉排出增加,並可使血尿酸增高。噻嗪類利尿劑還輕微影響血膽固醇和血糖,使之輕度升高。

國外將二類利尿劑分類後,製成複方製劑,以抵消排鉀的影響。服後既降壓,又不致於影響血鉀濃度水平。

目前吲噠帕胺有緩釋片劑,用量減少,既可長期維持降壓效果,又不會出現不良反應。

利尿劑作用溫和、價廉、小劑量不良反應少。主要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尤其在老年人高血壓或並發心力衰竭時。痛風患者禁用,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慎用。小劑量應用可以避免低血鉀、糖耐量降低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⑵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

常用的藥物分為以下3類:

①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以普奈洛爾(心得安)為代表,長期口服用藥可使收縮壓和舒張壓穩步下降,而無體位性低血壓。對高動力型循環的病人,其心率減慢和控製症狀的效果確切,但不一定使血壓下降。其副作用是支氣管痙攣、肢端循環障礙、對血糖影響和突然停藥後易引起“反跳現象”。

②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以美托洛爾、阿替洛爾、倍他洛爾和比索洛爾等為代表,對於輕、中度高血壓療效明確。副作用較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少,尤其是發生支氣管痊孿的情況更少。

③α、β-受體阻滯劑:以阿爾馬爾、卡維地洛為代表,是選擇性的阻滯α1和非選擇性阻滯β受體的藥物,可降低平均動脈壓和周圍血管阻力,擴張冠狀動脈和腎血管,對心率和心排血量影響較少,還具有抗心絞痛作用,不良反應輕微。

⑶常用的鈣通道阻滯劑

常用的可用於抗高血壓治療的鈣通道阻滯劑,藥理作用是選擇性地作用於L-型鈣通道,其結合部位在α1亞單位上,根據它們在α1亞單位上的結合位點,又將其分為3個亞類:

①雙氫吡啶類:代表藥物為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等;②地爾硫卓類:代表藥物為地爾硫卓;③苯烷胺類:代表藥物為維拉帕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