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寒冷的冬天,取暖是必須的,但取暖方式有很多種,以下的取暖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一:衣服穿厚才保暖
寒冷的天氣,有的人為了保溫防寒,穿得鼓鼓囊囊,以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實,這是片麵的。因為衣服本身不產熱,隻起到隔離的作用,使得衣服與肌體、衣服與衣服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而感覺到溫暖。二是冬季最宜吃火鍋如穿衣過多過厚,則由於熱量大,會使皮膚血管擴張,流向皮膚的血流增多,從而增加了散熱。這樣,反而降低了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誤區二:常吃火鍋保暖
千家萬戶、男女老幼,冬令時節都喜歡吃火鍋。然而,火鍋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宜。冬季氣候幹燥,火鍋調料又偏於溫熱,如畏寒明顯尤其是四肢怕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質淡、脈沉細屬中醫陽虛者,吃火鍋較宜。如有口幹舌燥、自汗盜汗、動輒氣促、午後升火、手足心易熱、舌質紅或偏紅、大便幹結等屬中醫氣陰兩虛者,應少食或不食火鍋。高血壓、胃病患者不宜食辣。
冬季吃火鍋,應注意以下事項。
麻辣刺激容易辣穿胃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陳飛鬆指出,很多人冬天吃火鍋貪圖麻辣刺激,容易對胃造成應激性刺激,本身胃不太好有胃炎或潰瘍的人就更容易應激過度,造成胃穿孔。加上冬天氣溫驟然變冷容易刺激人體,造成胃酸大量分泌,還會引起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此外,天氣轉涼後,人們的食欲旺盛,食量大大增加,也會加重胃及十二指腸的負擔,容易引起胃病複發。
陳飛鬆提醒,有胃腸疾病的人冬天吃火鍋要適量,吃火鍋時注意不要選擇過於刺激的湯底,不要太辣也不要太麻。在吃粗纖維食物時要充分咀嚼。
冬天火鍋應該如何吃?
天氣可真冷,吃火鍋暖暖身吧,而且還要吃羊肉、狗肉、枸杞等散寒助陽的溫補食物。
沒錯,冬季吃溫補食物,才可以產生熱量以抵禦寒冷。不過物極也會必反,由於溫性食物含熱量偏高,吃後不僅容易發胖,還會導致肺火旺盛,使體內出現“燥氣”,嚴重的甚至會引發上呼吸道或胃腸疾患。因此,要適當地吃點屬性偏涼的“甘寒”食品,以起到一定的製約作用,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天天火鍋不離易致內熱
天一冷,人們都會穿得厚厚的與冷空氣抗爭,不僅很少出門,而且也開各種取暖家電,以便把家變成“溫室”。而在吃上當然選擇美味火鍋或是熱量高的羊肉、狗肉。但由於冬季空氣幹燥,活動量相對不足,非常容易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時散發。這時如再過多地食用羊肉、狗肉等溫熱性的食物,很容易出現體內蘊熱的現象。昆明市中醫醫院內一科主治醫師黃南南介紹說,根據內熱所在的部位不同,常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上焦蘊熱者可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腺炎、口腔黏膜潰瘍等;中焦蘊熱者可表現為舌苔厚、尿黃、便秘、口渴等;下焦蘊熱者常可誘發或加重膀胱炎、痔瘡等。
適時讓胃“冬泳”可提高抗寒力
冬天,有些人一點涼的都不願意沾,就連洗臉也要用熱水,實際上這樣不僅對身體沒有好處,反而會降低抵抗力,易患感冒。因此,對於腸胃健康的人來說,適當地吃點寒性食物,就像讓腸胃遊一次“冬泳”,可以提高對寒冷的抵禦能力。如適當地吃些白蘿卜、蓮子、黃瓜、冬瓜、香蕉等,不但對身體無害,反而有益。另外,天冷時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戶外活動少,因此易發胖,尤其是胸、腹部和臀部。適當吃些寒性食物,能迫使身體在消化時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對減肥很有利。俄羅斯學者研究證實,冬季常喝點涼白開則有預防感冒、咽喉炎的功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涼白開水,能使肝髒解毒能力和腎髒排泄能力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免疫功能,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