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胸部腫瘤(一)(1 / 1)

(一)食管癌

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分布很廣,在我國北方較常見,是指原發於食管黏膜的惡性腫瘤。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係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真菌及其代謝產物、食物裏亞硝胺類化合物、不良飲食習慣等。本病早期症狀不典型,多表現為胸骨後不適、燒灼感疼痛,食物通過局部有異物感或摩擦感,有時在某一部位有停滯或輕度梗噎感。中晚期常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等症狀。食管癌的好發部位以中段最多,約占半數,其次為下段,發生在上段者最少。組織學分類可分為鱗狀上皮癌、腺癌、腺棘癌、未分化癌、癌肉瘤,其中以鱗狀上皮癌最多見。X線鋇餐、纖維內窺鏡和病理檢查不難確診。本病屬中醫“噎膈”範疇,古籍中有不少記載,認為本病與七情所傷、飲食不節有關。西醫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其次為放療,或輔以化療,中醫中藥也不失為一種治療方法。治療原則以疏肝解鬱、瀉火解毒、燥濕祛痰、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為主,酌情加入有針對性的抗癌中草藥。

方1

(組成)三七18克,山慈菇120克,海藻、浙貝、柿蒂霜各60克,製半夏、紅花各30克,製乳沒各15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和胃。

(主治)食管癌。

(用法)共研極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6克,加蜂蜜適量,用溫開水衝服。

方2

(組成)生地、熟地、當歸、製半夏、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各30克,桃仁、厚樸、枳實各15克,紅花、炙甘草、升麻、大黃各10克,生薑汁、韭菜汁各6克。

(功效)滋陰潤燥,破血降通,兼以抗癌解毒。

(主治)食管癌晚期吞咽困難、胃癌頑固性嘔吐。

(用法)水煎取汁,濃縮至300毫升,兌入薑、韭菜汁,每日1劑,分6~8次頻服,宜少量呷飲。

方3

(組成)旋覆花(包)、鬱金、山豆根、貝母、蘇梗、陳皮各10克,代赭石、瓜蔞、草河車各20克,萊菔子、刀豆子各15克,砂仁4克。

(功效)降逆化痰,理氣疏鬱。

(主治)食管癌氣痰互阻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4

(組成)硼砂60克,火硝30克,硇砂6克,礞石15克,沉香9克,冰片9克。

(主治)食管癌全梗阻,能開道進食,但作用不持久。

(用法)共研細末,製成內服散劑,口服,每次1克,含化後緩緩吞咽,每隔30~60分鍾1次,待黏液吐盡,能進食時可改為3小時1次,連服2次停藥。

方5

(組成)半枝蓮60克,蒲公英、黃藥子各30克,法半夏9克,全瓜蔞15克,黃連6克。梗阻、嘔吐者加旋覆花、赭石及開導散;痰涎多者加製南星、薏苡仁及礞石滾痰丸;便秘者加大黃、鬱李仁;胸痛加路路通、薤白、玄胡、丹參;津液幹枯加天花粉、玄參、石斛;氣虛加黨參、黃芪、白術。

(主治)食管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