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讓錢生錢,不要人省錢
什麼是錢?很多人以為放在自己的口袋裏或存在銀行的鈔票就叫錢。猶太人絕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最不懂錢的人就是隻知“省錢”,不知“生錢”的人,這種人是金錢的犧牲品,根本不懂得真正的愛錢之道。什麼叫真正的愛錢之道呢?那就是寧可讓錢生錢,不要人省錢。
猶太商人有白手起家的傳統,現在世界上許多猶太大亨發跡也不過兩三代人,但猶太商人沒有靠攢小錢積累的傳統。猶太人不僅愛錢,對於如何得到錢也有獨到的見解。立足於賺錢而不是攢錢,是猶太商人獨有的經營哲學。
猶太人認為,想借助銀行來求得利息,能夠獲得利潤的機會不大。因為,將大量的錢存在銀行的確可以獲得一大筆利息,但是物價在存款生息期間不斷上漲,貨幣價值隨之下降,尤其是存款本人死亡時,尚需向國家繳納繼承稅。這是事實,幾乎世界各國都如此。所以,無論多麼巨大的財產,存放在銀行,相傳三代,也不會增值多少。
這個道理,許多善於理財的人都非常清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地利用到實際中。往往自己有點盈餘,他們生出膽怯想法,不敢再像以前創業時那般敢想敢做,總怕手中僅有的錢因投資失敗又化為烏有,於是趕快存到銀行,以備應急之用,似乎這樣做更安全一些。
雖然確保資金的安全乃是人們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當今飛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經濟形勢下,錢應該用來擴大投資,使錢變成“活”錢,來獲得更大的利益。這些錢完全可以用來購置房產、鋪麵,以增加自己的固定資產,到10年以後回頭再看,你會感覺到比存銀行要增很多利,你會看到“活”錢的威力。
錢是靠錢賺回來的,不是靠克扣自己攢下來的!猶太商人的投資大多集中於金融業等回收較快的項目上,他們崇尚的是“錢生錢”而不是“人省錢”。靠辛辛苦苦攢小錢的人是不可能有猶太商人身上常見的那種冒險氣質的。
智慧之源
窮人:省吃儉用我就能省錢,省下的錢存入銀行,慢慢的我就能發財致富。
富人:有錢不置半年閑,多做生意少占本,一年多打幾個滾。會幹的,不如會算的。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
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認真做,認真做的事情反複做,反複做的事情創新做。
德國人喜歡幾張紙的事情變成一張紙來說,一張紙的事情最好變成幾行字來說。中國人總是一句話要變成幾句話來講,幾句話要變成幾個小時來講,幾個小時要變成一個上午來講,幾個字要變成一個大文章,幾分鍾的會議要變成一天的會議,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
浙江燈具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可福說:“天下賺錢方法千千萬,但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萬法歸一,簡單的才是最好的。“複雜的方法隻能賺小錢,簡單的方法才能賺大錢,而且方法越簡單越賺大錢。做生意要從簡單處著手,錢要一分一分地賺,這是我們起家的拿手好戲,也是在青島成功的奧秘。”
通過做簡單的事情賺大錢的人比比皆是:比爾·蓋茨隻做軟件,就做到了世界首富;股神沃倫·巴菲特專做股票,很快做到了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一心搞對衝基金,結果做到金融大鱷;英國女作家JK.羅琳,40多歲才開始寫作,而且專寫、隻寫哈裏·波特,竟然幾乎是在一夜間寫成了億萬富婆。
每個行業都有賺大錢的簡單方法:在商品零售業,沃爾瑪始終堅持“天天平價”的理念,想方設法靠最低價取勝,結果做成了世界最大;在股市,沃倫·巴菲特一直堅持“如果一支股票我不想持有10年,那我根本就不碰它一下”的原則炒股,憑借“低點買、高點賣”簡簡單單的六個字成為一代股神。
很多富翁的發達幾乎全是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從基礎做起,用最簡單的方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從一個個的小作坊、小市場開始,以最簡單的推銷、經營方法去賺錢,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驚人效果。不要認為鞋、包、紐扣等是簡單商品,隻要做得好,仍然可以風靡全世界。
經濟學家說:“簡單就是美。”很多人不是經濟學家,但他們卻知道從簡簡單單的小事做起,成就一番大事業,為經濟學家的理論做了最好的詮釋。
如果你誌在登泰山,但不輕易放棄山邊的“小土堆”,不因為“簡單”而不為。總結自己的簡單賺錢方法,然後堅持它,不要被別人的複雜與堂皇所蠱惑而輕易改變。
智慧之源
窮人:賺錢的方法很多,模式很多,每種方法和模式都很複雜,惟恐一著失算,全盤皆輸。
富人:把容易的事情反複做好就是不容易,把簡單的事情周而複始地保質保量地完成就是不簡單,就能賺錢。經驗是賺錢的陷阱
經商是很重視經驗的,我國曆代商人總結出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商諺就是明證。這些經驗是他們在經商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是指引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避免重蹈覆轍的明燈。但是,經商絕對不能過分地依賴經驗。不能因循守舊,畫地為牢。而要善於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甚至掌握先機,在變化之前就靈敏地“嗅”出未來發展的動向,先別人一步,做好準備。
刻舟求劍的故事眾所周知,楚國人刻在船舷上的記號,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得到的,與當時的實際情況和任務相符合。但是,如果時間和空間移位,形勢和任務變了,還要死搬過去的那一套,照著船舷上的記號去找劍,是很可笑的。與現實脫節,即使有再深的記號,再好的經驗,也隻會是勞而無功,白忙一場。
所以,聰明的人重視經驗,但並不依賴經驗,有時候甚至打破經驗。我們要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無論多麼好的經驗,所代表的都是以前,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形成的,可是現在事過境遷,如果我們不知變通,固守經驗,就是盲從了。
依靠經驗,這種思維方式在以前可以確保商人穩健發展,也使很多商人度過許多大風大浪。但商規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前適用不等於今天適用。在新經濟時代,好多事情是想不清楚的,這個時代的特征不再是大吃小或好吃壞,而是快吃慢,不允“一慢二看三通過”。
時代要求思維轉變,要有與時俱進的頭腦,要懂得經驗並非時時可靠,要不斷根據市場新形勢對經驗進行更新換代。
智慧之源
窮人:別人能賺錢,我就能賺錢;過去能賺錢,現在就能賺錢。
富人:經驗有時候也不可靠,特別是別人的經驗。所以,在決策的時候,要聽大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從縫隙中發現別人不齒的財富
在猶太人的世界,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年輕人一同尋找工作,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猶太人。
有一天,當他們走在街上,同時看到一枚硬幣躺在地上,英國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過去,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起。
英國青年對猶太青年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
猶太青年望著遠去的英國青年心生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真沒出息!
兩個人同時走進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低,英國青年不屑一顧地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在街上相遇,猶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
英國青年對此不可理解,說:“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這麼快就發了?”
猶太青年說:“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我會珍惜每一分錢。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大財呢?”
英國青年並不是不要錢,而是他眼睛盯著的是大錢而不是小錢,他總是不善於發現別人不齒的財富,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但明天是一個未知數,況且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有多少明日可以揮霍和等待啊?所以,英國青年不斷地喪失了自己的財富。
而猶太青年卻懂得積少成多、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總是善於發現別人所不齒的財富,從不忽略即使是一枚硬幣這樣的小的積累,兩年之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公司。而英國青年還在等待自己的明天,守候著幻想中的財富。
事實上,發現別人不齒的財富正是賺大錢的基礎,很多富翁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都是從為人所不齒的小生意賺到小錢才成為大富翁的。從一點一滴做起是賺大錢的必要步驟。因為發現為人所不齒的財富的過程,就是自己增加經驗、見識、閱曆,培養金錢意識和賺錢能力,同時積累人際關係的過程。
試想,一個連小錢都賺不到的人,如果交給他一家大公司,他又如何能管理得了呢?所以,要想賺大錢,還是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由小及大。
當然,要想實現積微成多的夢想,還必須做到敗不餒,勝不驕,奮發圖強,開拓進取。一個真正成功的商人,必定是看重每一個小錢價值的人。
智慧之源
窮人:這麼點小錢也賺,真沒出息,不是大商人所為,靠這個也成不了富翁。
富人:善於從縫隙中發現別人不齒的財富,就會獲得別人永遠無法想像的大商機。能做到既讓對方滿意又能依靠別人不齒的那點利潤獲得收益,就能成就大商業。模仿富人,你就會變成富人
畢加索說:“偉大的藝術來源於模仿。”新生代富豪就是通過模仿來實現新的創造。
沃爾瑪的創始人、美國首富山姆·沃爾頓,當年買下一個露天商鋪,靠做雜貨生意起家。在短短的40年裏,沃爾瑪的從業人員增加到82萬人,年銷售額達1200億美元,發展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流通銷售企業。你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