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3)(3 / 3)

——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劉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

——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

——《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王勃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嶽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舊唐書》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韓愈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漢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周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遊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屈原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京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後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