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1)(1 /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無論何種嚴格的管理,總是兒童愈小愈須多施用;一旦施用適度,獲得效果之後,便應放鬆一些,改而采用比較溫和的管教方法了。如果因為管教太嚴,而使兒童精神過於沮喪和頹唐,則會導致一種很糟糕的結局。放縱不羈的青年,都是生龍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飽滿,一旦走上正道,常常變成偉大的人物;消沉的兒童則不然了,他們的態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鬱的,極難振作起來,更談不上成就一番事業了。誰如果能找出一種方法,一方麵使得兒童的精神安逸、活潑、自由,另一方麵有能使他抑製自己對於許多事物的欲望,他便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訣了。

——洛克

父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發現本人適宜幹什麼的機會就可以了。至於他今後究竟如何很好地發展自己的才能,則完全取決於本人的努力,父母不應該再出來幫忙了。不過,孩子所必需的最小限度的錢還是要供給的,父母還應該承認孩子的人格,鼓勵鞭策孩子。這就是我的想法。

——王貞治

我的看法是:學習如不是自發的便沒有意義。不論現在和過去,有的孩子不用大人督促也會埋頭學習,也有的孩子死活都不願學習。我認為,強製不愛學習的孩子用功,命令他們考入大學,其思想方法是不是有些問題呢?

——王貞治

世上大多數做父母的好像都認為: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上大學,這是父母的義務和責任。並且好像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比別人好一點的學校、好一點的大學。這難道不是父母的虛榮心的表現嗎?有時不妨站在被你一個勁兒地督促用功的孩子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孩子們想想,這樣可能會悟出道理來的。

——王貞治

我並不十分苛求孩子,對他們的教育嚴到中等程度就行了,要教育孩子懂得是非,當然也要有些紀律,但是不要為紀律而紀律,要說明道理。孩子沒完沒了問個明白,你要始終十分耐心;不管怎樣,你得說明道理,答複他們的問題。有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得不夠,這是當前的重要問題之一。

——撒切爾夫人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張履祥

父親經常提醒我應當及時享受人生的樂趣,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不論工作多麼繁忙,他還要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娛樂活動。他喜歡打保齡球和撲克,還講究吃喝,尤其喜歡交朋友。

——亞科卡

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得來的。我們都是一種模仿性很強的動物,是染於青則青,染於黃則黃。

——洛克

當父母學會如何用語言向孩子表達對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與接受時,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項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產生令人驚訝的效果。

幼稚期(自出生至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一個基礎,如果基礎打得不穩固,那麼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建造了。

——陳鶴琴

每個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決定以後行為的性質。

——柏拉圖

當我們在一些難關麵前停頓下來的時候,他總是說:“你會把它弄好的!憑你的聰明,這點小事是難不倒你的!”而我們往往就因為父親這句話,奇跡似的把本來弄不好的東西弄好了,對本來視為畏途的工作發生興趣。

——羅蘭

父親對我們的學習分數或要讀什麼大學從不勉強。他總是說:“你們想學什麼由你們自己拿主意。”他讓我們自己選擇我們要走的道路。“你們應該讓自己處在能掌管具體交易的位置上,”他常說,“因為這是做生意的根本。”

——尤伯羅斯

我不知道是否有別人比我從父親那裏所得到的更多。我用父親的豁達應付環境中的變故,用父親的樂觀創造自己的前程,用父親的鼓勵與寬容的方法去教學生和孩子,用父親對大自然和詩文的愛好來陶冶我自己的性情。

——羅蘭

工作有效率:敏捷而有效率的工作,就要善於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時間和選擇要點。隻是要注意這種分配不可過於細密瑣碎,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的瞎忙等於亂放空炮。

——弗·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