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除了要求對方闡明意見,還用了一個反問句,提出了新的問題。通過這個反問,賣方可以摸清買方到底是不滿報價,還是想掌握更多的信息。如此一來,賣方也就借助這一反問重新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
2.具體性提問
具體性問題主要指限定性很強的問題,比如:“你在計算提價額度時采用什麼工資和材料價格指數?”“你們生產和檢驗的程序是如何走的?”“弄好布局圖樣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是隻需要用簡單的“是”或“否”來回答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是否”問題,它屬於具體性問題的一種。大部分情況下,提問者不會提出那種令對方隻需要以“是”或“否”作答的問題,除非提問者事先已打好了腹稿,而且確信能夠得到自己需要的回答。這種回答最好是雙方已非正式地達成一個明確的協議。
麵對這類問題,假如都用事實來作答的話,通常會使提問者陷入困境,除非提出者已準備好補充的問題。要是提出者不能應付這種回答,那這方麵問題也就無法繼續下去了。
3.進攻性提問
一直以來,進攻性提問都被當做一種既有價值又有危險的提問方式。比如:“你如何能證明那是合理的呢?”“那怎麼能算有事實依據呢?”“那有什麼正當理由嗎?”這種提問極有可能會引起對方的衝動,甚至可能引發激烈地衝突。通常來說,在談判過程中,衝突應該是要盡量避免的。而這種提問通常需要在深思熟慮之後再提出來。
值得注意的事,談判雙方的提問是交替進行的,如果想掌握主動,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將對方的問題交給己方的專家回答,自己則抓緊時間思考如何提出問題,以及接下來應采取的對策。
如何應對客戶的提問
要想在談判中應對好客戶提出的問題,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銷售代表不僅要根據對方的提問來回答,而且還要盡可能地把問題講清楚,使提問者得到最為清晰明確的答複。同時,銷售代表還要對自己回答的每一句話負起責任,因為客戶經常把他的回答理所當然地視為一種承諾,認為具有合同效力。這樣一來,銷售代表往往會承擔一定的精神負擔與壓力。
銷售代表是否掌握應答技巧不在於他回答問題的“對”或“錯”,而在於是否明確應該說什麼、不應該說什麼以及怎樣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職場話語王總結發現,談判的應答技巧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隻要掌握以下幾條要領即可輕鬆應對。
要領一:為自己爭取充分的思考時間
回答問題前一定要謹慎,最好先對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爭取充分的思考時間。
一般來說,銷售代表對問題答複得好壞跟思考時間成正比。正因為如此,有些客戶會不斷地催問,迫使銷售代表在對問題沒有進行充分思考的情況下倉促作答。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作為銷售代表一定要沉著,不必顧忌談判對手的催問,可以明確告知對方“我需要一些時間進行認真思考”。
要領二:看問題值不值得回答
銷售代表有回答問題的義務,但這並不意味著銷售代表必須回答客戶所提的每一個問題,尤其是對某些不值得回答的問題,完全可以禮貌地拒絕回答。
要領三:不要輕易給出回答
銷售代表回答問題一定要有針對性。有的時候,客戶會提出一些模棱兩可或旁敲側擊的問題,意在以此摸清銷售代表的底細。對這一類問題,更要清楚地了解客戶的用意之後再作答,輕易、隨意作答很可能會讓己方陷入被動。
要領四:不要確切回答對方的提問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留有餘地。在談判過程中,也不要過早地暴露自己的實力。通常來說,銷售代表可以先列舉一件類似的情況,然後再拉回正題,或者利用反問轉移重點。
要領五:不要徹底回答所提的問題
客戶代表要盡量縮小客戶所提問題的範圍,或者對回答的前提加以說明,以免被客戶鑽了自己的語言漏洞。
要領六:找借口拖延答複時間
某些情況下,銷售代表可以用資料不全或需要請示等借口來拖延答複。當然,拖延時間隻是緩兵之計,它並不等同於可以拒絕回答客戶提出的問題。因此,銷售代表仍要進一步思考怎樣來回答對方的問題。
要領七:減少客戶追問的興致和機會
如果客戶發現了銷售代表語言的漏洞,通常會刨根問底地追問下去。所以,回答問題時要格外注意,千萬不要讓客戶抓住某一點繼續發問。為了不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困境,借口問題無法回答也是一種應對之策。
要領八:順水推舟,將錯就錯
談判的時候,由於雙方在表達跟理解上的不一致,錯誤理解對方講話意思的事情時有發生的。大部分情況下,這會增加談判雙方信息交流與溝通方麵的難度,因而有必要及時予以更正、解釋。但是,在某些情境中,這種錯誤理解可以在談判中為己方帶來好處,此時銷售代表就可以采取將錯就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