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擁抱感恩,用感恩的情懷成就卓越人生(2)(1 / 3)

劉明深知現在企業生存靠的是新產品、新技術、低成本。如果在技術革新、創新方麵走在他人後麵,那麼企業隻有倒閉一條路可走。於是,在工作中他帶領工程技術人員不斷鑽研和探索,並取得了巨大的創新。

劉明常說:“我們國家資源有限。我們要靠賣技術賺錢,不能靠單純地賣資源賺錢。”通過摸索、試驗,劉明和他所帶領的技術團隊先後通過改進工裝、工藝,引進先進設備等150餘項舉措,使產品中多個基礎配套零件的生產技術走在了全國同行業的前列,而成本的消耗率卻大幅度地降低,節約了大量工時和能源。在原材料價格平均每年上漲35%的情況下,他們材料消耗每年卻平均下降2%。

在劉明的帶領下,員工們積極探索,實驗了用衝壓機打孔,效率提高了4倍,質量大有改進,這在國內外尚屬首例。

領導在談到劉明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地說:“分廠少不了老劉啊!”

對他人的感恩可以讓我們積極開啟自己的智慧,更專注地改進工作方法,喚起自身無限的潛能,為企業的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成為領導最放心的人。

在海爾公司,有一個名叫李紅的女孩,她隻是空調事業部的一個普通的質檢員,她對自己這份簡單的工作心懷感恩,並且從這份簡單的工作中發現了許多不簡單的問題,為公司節省了不少成本。

以前在檢驗空調的時候,冷凝器上有油脂,在大批量檢驗完後,水便會渾濁,一天要換好幾次,每次都用掉近12噸的水,很浪費。

如果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大不了隻是將問題向上級反映。但是細心的李紅在發現了這個問題後,並不隻是簡單地上報給主管領導,而是開動腦筋,開始想怎麼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李紅想出了一個可以節約用水的好辦法:根據不同大小的機型,水位不必一樣高,有的機型可以調低水位,這樣就會節約很多水。

經過實驗以後,這個方法果然可行!她的合理化建議一經上報,就立刻通過了。後來,李紅又連續提出了6項合理化建議。

每一個人的潛能就像一座寶藏,感恩就是開掘這座寶藏的引路燈。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開啟智慧,帶給企業最大化的利益,最終你將成為屹立職場的一棵常青樹。

讓感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感恩——感,可以拆成鹹和心;恩,可以拆成因和心。眼淚是鹹的,鹹澀的眼淚流到心裏,才會深有所感;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用心去體會,才會悟知其恩。

有句話說:地獄裏都是不知感恩的人。

可以說,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運行著一套“缺失機製”。“我的生活還不夠完美”,“我的錢還不夠多”,“我的房子還不夠大”……這樣就一直生活在缺憾與焦慮中。因為欠缺,所以無法感恩。

心理學家指出:疾病和貧窮都屬於心理缺失現象,而缺失源於一個信念——資源是有限的、貧瘠的。一個人是否“富有”,關鍵在於“給予”的心態。而“給予”來自一個信念——資源是免費的、富足的。

隻有當感恩成為你的生活方式,那麼快樂、幸福才會源源不斷地充溢著你的生活。

注意觀察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部分人在講自己家中的快樂,一部分人在講自己家中的煩惱,結果時間長了,講自家快樂的家庭越來越快樂,講自家煩惱的家庭越來越煩惱。”

為什麼?因為情緒都具有傳染性。

風靡世界的澳大利亞短片《秘密》告訴我們: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都深諳一個秘密,它就是宇宙的吸引力法則——人是一個能量體,你的意識、念頭、情緒都是一種能量,不斷傳達出去,然後宇宙會回應你的那些“思想”,給你一個你“想要”的。

“你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你的吸引導致的”,“幸福思想會導致幸福的生存狀態”……

看了《秘密》才知道:原來人們冥冥之中都是接受了“秘密”的恩典的……比如總是像向日葵那樣,永遠將臉朝向太陽;比如對遇上的人、事總是心懷感恩,即使是疾病、挫折……尤其是今天,經常感覺生活在天堂裏,遇上的都是天使!

有一個朋友大病初愈後,自省道:我現在才發現,其實很多事情隻需花很少的錢就能享受到。

是啊,其實我們這一生能把那些免費資源享受好,就很豐盛了。

——幸福和快樂是天然的、免費的,隻要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青春、金錢、成功甚至是健康和生命,都會被帶走,而惟獨快樂——誰也無法將快樂從你身邊帶走!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麵對一切的時候,擁有的隻能是快樂。

幾年前曾經唱紅中國大江南北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曾令多少白發蒼蒼的父母親心生感慨?因為它表達的不僅僅是一種呼喚,更多的還隱含著父母對兒女親情日益淡薄的黯然神傷!很難想象對父母都不感恩的人,會對社會甚至國家和民族充滿感情。當有恩不報的現象越來越多時,“見利忘義”,“自掃門前雪”就會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社會就會失去最起碼的良心、善心和憐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