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停停走走(2(1 / 2)

明確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卷爾和羅思繹的學習可謂動力十足,也用這個借口擋了大多數的邀約。她們專注於學業,誰也不能說不對是不。

比較可憐的就是楊秋了,她每次過來找卷爾玩,沒遇到,卷爾就是去了教室學習;遇到了,也是剛好要去。所以以戀愛為己任、立誌不求上進的楊秋同學,經常跟著卷爾她們去教室陪讀,跟著背單詞,跟著做題。她的英語基礎本來就好,這麼三天兩頭地才去一次,一套題做下來,竟然比卷爾她們的正確率都高,在打擊了那兩個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了興趣。而且楊秋不久之後就發現她們不是每天都真的從六點一直學到十點,中間還會出去散步,買點兒零食,甚至去看場電影。她也就從善如流地加入了這個小團體。學習、玩樂兩不耽誤,何樂而不為?

這邊學得如火如荼,丁未他們也同樣沒有原地踏步。到了大三,誰都是雄心勃勃中帶著點兒茫然,仿佛前麵道路有千千萬,以自己的條件都覺得走下去不成問題。可偏偏沒把握一直喜歡這條路。一知半解最是要命啊!

曾毅好一些,家裏有些軍方的背景,雖然成績不差,但是不想再讀書,所以畢業一定是在a市想想辦法,找個地方安置了。所以他的時間主要是用來鍛煉身體外加聯絡感情,有事沒事就召集哥幾個吃一頓。

丁未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他的專業是很好的,但是假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代表學校參與了一期關於校園生活的節目製作。從前期資料的準備,到後期的剪片、配錄說明,他都全程參與了。參與的結果是同那個欄目的攝影師張濤成了朋友,同時也對電視節目製作產生了極大興趣。以前他就經常看nba,但是這次以後,他除了看,又多了點兒研究。他知道他這種非科班的不可能做播音員,可是體育記者或者體育評論員應該要求不是那麼嚴格,他還有機會。

丁未的心思活絡了,在學校的時間就驟然減少。專業課、必修課到這個時候已經上得差不多了,選修課的時間,他盡量排在兩天內。剩下的時間他要麼跟著張濤跑新聞,要麼到北廣去蹭課聽。有時候也幫人策劃主持搞個小型晚會什麼的,既能得到鍛煉,還多少有點兒收入。這對漸漸開始擴大社會交往圈子,花費增多的他來說,不無益處。

但是社會活動多了,難免和上課時間有衝突,偏偏有一科的老師是女老師,上課經常點名,認真得很。而且明說了出勤不夠就會取消考試資格。所以丁未在他實在抽不開身的時候,會讓曾毅去替他答到。曾毅很懷疑,這麼有名的丁未,老師會不認識他?他去了才發現,這個老師每次隻是讓學委在課間負責點名和記錄,她在旁邊聽著而已,所以隻要是有人出聲、不重複,她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這天不巧,丁未打電話過來的時候,曾毅人是在校外的,趕回去上課一定來不及。這個時候手機還不是很普及,曾毅電話裏麵存的號碼都是一些宿舍電話,打過去,不是沒人接就是人不在。後來沒辦法,他隻好連女生宿舍的電話都打,先想到的就是陸卷爾。

“我去幫他請假吧。”卷爾是女生,當然沒辦法幫他答到。

曾毅想來想去,也沒別的辦法了,“那你快去吧,還有十分鍾就上課了。”

卷爾自然知道還有十分鍾就上課了,她回來就是拿書和筆記的。下午有四節課,可她隻帶了頭兩節的,所以隻好回來取,才剛好接到了這個電話。

她趕到教室的時候,丁未的課已經開始上了。卷爾從後門溜進去,向前看看,看了好久也沒認出來一個熟人。卷爾正考慮要不要先去自己上課的教室,等課間再過來,就聽見老師溫柔的聲音說:“今天上課希望同學們在課堂上完成一個小論文,具體題目我就不限定了,就談談有關世界各國汽車安全技術法規和標準的發展與特點,選一個地區,或者某一法規、標準來談,闡明其變化和原因。論文占30分,下課交上來,過時不候。”

卷爾當時就腦袋一片空白,理科專業上課竟然還搞這種突擊測驗。她發呆的工夫,別人已經拿出紙筆,參照筆記和教材動筆了,隻有她坐在那兒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抓起包,從後門走出去,繞到前門,再貓著腰、低著頭,總算是走到了老師身邊。

“沒帶書?”老師見她小心翼翼的樣子,很善解人意地將她的教材遞過來。

“不,不是。”卷爾保持姿勢,力求同坐在前麵的老師保持同一高度,“我是來替丁未請假的,他病了。這個論文真的不能補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