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6章 兩大弟子(1 / 2)

由於秦軒不至,太宗也無心作樂,隻是稍稍與房玄齡閑聊幾句,便起身回宮。

太極宮中,太宗端坐方塌。右手輕輕拍著一旁的桌幾,閉目暗想:秦軒此人雖說有些急智,可是將朕的皇子交予他教育,是否有些欠妥?房卿之言不無道理,說是有位皇子是秦軒學生,待來日自然可以將其任用!朕便賭上一把,就賭秦軒能夠教好朕的皇子。

想通之後,太宗睜開雙眼,沉聲道:“馮誌忠!”

一旁侍候的內侍太監馮誌忠,急忙微微彎著腰,尖細的聲音回道:“陛下,老奴在!”

太宗語氣沉穩,微微散發著一股威嚴,開口道:“去將朕的皇子叫來!”

馮誌忠聞言,眼珠一轉,徐徐問道:“陛下,叫哪幾位皇子?”

太宗略微一想,回道:“治兒以上,都給朕喚來!”

時過半刻,八位皇子端端敬敬地佇立在一旁。太宗輕咳一聲道:“朕近日微服出宮,認識了一位滿腹經綸的才子,行文作詩,片刻而出!今日聽聞此人正在家中教育小侄,朕欲在你等之中尋一二人前去求學!”

言畢,見八位皇子閉口不言,太宗便指名點姓地詢問道“承乾,你願去否?”

李承乾見太宗點道自己,心中暗道:一個太子詹事房玄齡,就足以讓我心煩意亂,難以招架。若是再讓此人教授,那豈不是更加沒有時間作樂?想及於此,當即恭敬道:“啟稟父皇,兒臣近日正隨太子詹事房相學習理政,怕是無暇分身。不若將此良師配與諸位皇弟!”

李承乾之言,太宗壓根不信,心中冷哼道:哼,整日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還道學習理政?冷言道:“既然你不願意,那便作罷!”轉頭看向三皇子李恪,詢問道:“恪兒,良師之事,你又是如何想的?”

李恪為人比較隨和,頗愛詩文,十分有上進心。方才聽到太宗出言有位良師,便已動心。隻是見太宗毫無動作,不便出言。此刻太宗點名詢問,當即微微笑道:“兒臣若得此良師,必然虛心學習,定然不辜負父皇心意!”

太宗麵如花開,本就疼愛李恪,此刻更是增加幾分喜愛。輕輕點頭道:“恪兒好學上進,朕十分高興!但是朕不能厚此薄彼!”轉而側目看向四皇子李泰。“泰兒,你來說說,你心中所想!”

李泰自幼便聰敏絕倫,如今已然十六,諸般大臣更是無不稱讚其才華橫溢。加上他在最為愛,太子行為不端,自己又是嫡子,早已生出奪嫡之心。對於太子所言良師,毫不上心,心道:鄉野村夫罷了,有這時間,我還不如多拉攏幾位朝中大臣。言辭懇切道:“啟稟父皇,母後新薨,兒臣怕是無心求學,如此良機,就如太子之言,留於皇弟吧!”

太子聞言,想到長孫皇後,也是極度難受,歎氣道:“泰兒孝心可嘉,便放鬆幾日吧!”轉眼看向五皇子李佑,簡單地說道:“佑兒說說!”

李佑喜好打獵,又有些叛逆,對於先生,十分抵觸,不溫不火道:“兒臣已有長史教學,此良師如太子之言留給皇弟吧!”

太宗心中不悅。冷聲道:“為你教學的長史多次稟報於朕,你屢教不改,經常不停勸諫。朕也不深究,你來日好生改改!”說完轉頭看著六皇子李愔、七皇子李惲、八皇子李貞、九皇子李治,道:“朕也不一一詢問了,你們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

李愔十分厭學,又十分害怕太宗,怯聲道:“兒臣已有先生,便不與皇弟爭了!”

李貞年紀還小,僅僅九歲。“兒臣聽父皇的!”

八歲的李治更是毫無主見,附和道:“兒臣也是聽從父皇的!”

太宗思考片刻,開口道:“貞兒已有於誌寧教授學問,便不作考慮!治兒尚無先生,明日便和恪兒隨朕前去求學!恪兒、治兒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李治與李恪二人恭敬地站在原地,其餘皇子施禮徐徐退下。

太宗伸手招呼著二位皇子,開口道:“來,坐到榻上!”

李恪將弟弟李治抱上方塌才坐下之舉,讓太宗十分欣慰,點頭笑道:“恪兒知道愛護弟弟,令朕欣喜!”轉而稍稍恢複幾絲凝重道:“明日朝會之後,朕便會帶你二人前去。此良師尚且不知朕之身份,朕對其假稱秦天,故你二人也必須改名,到了此人家中,便使用假名秦恪、秦治!”

二人恭恭敬敬地回道:“是,父皇!”

次日,天公作美,朝會事少,早早便散去。太宗裝扮之後,便帶著二子,與房玄齡直奔秦軒宅院。

秦軒房內,秦軒端坐胡椅與睿兒隔桌相對。秦軒翻看著睿兒上午所寫的毛筆字,笑道:“睿兒,學字十分刻苦,也不枉你玉兒姨娘多日來,對你所下的苦心。”

睿兒摸了摸腦袋,憨笑道:“玉兒姨娘就是有些嚴厲,睿兒若是不好好學,會惹她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