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38章 無心插柳(2 / 2)

“陛下?此話怎講?”

“若是陛下能虛心納諫,廣施仁德,戒奢從簡,目光深遠,決心做有道明君,那得到之前兩種人,便易如反掌!”

秦軒之言,房玄齡聞所未聞,聽完之後,卻又發人深省。當即脫口道:“賢侄滿腹經綸,不如老夫薦於陛下,出仕為國,一展抱負!”

秦軒聞言,心中暗道:別,我和你這麼侃侃而談,不過是以前聽到這些,你要是把我弄到唐太宗跟前,萬一我狐狸尾巴露出來,那可是比紙上談兵的趙括,恐怕還要慘!急忙脫口道:“房相抬愛,在下有幾斤幾兩,自己心知肚明,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若是真將我放於高位,還指不定鬧出什麼亂子呢?”

房玄齡開口勸道:“賢侄勿要如此說,入殿為臣,重要的是眼界,賢侄眼界甚遠,自然不是問題。至於理事經驗,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嘛!”

秦軒有些慌張,生怕被房玄齡捅到唐太宗跟前,擺手搖頭道:“實話說吧,在下平生最大的願望便是遊山玩水,尋一處世外桃源,隱遁於斯!”

房玄齡板著臉,厲聲道:“大丈夫當以為國出力為上,豈能如此安逸!”

秦軒見房玄齡有些生氣,連忙辯解道:“房相,眼下在下欲在東市開一酒樓,彙聚天下英才,促進學識之間探討!這既是為國出力,也是在下力所能及!”

房玄齡冷目相視,並無再言。

秦軒又道:“開一酒樓,若以文學為主,聞名天下,想來會使天下才俊齊聚京城,文人探討,更利於學識增長,難道這便不算為國出力麼?”

房玄齡沉思半刻,並未反駁。二人談古說今,直至宵禁之時快到,秦軒才離開。

次日,朝會過後,房玄齡便跟著太宗來到禦書房。太宗方坐到龍椅,便詢問道:“房卿,秦軒可有消息?”

房玄齡點頭回道:“有,昨日臣曾與他相聊多時!”

太宗急道:“此人腹中文墨幾何?”

“滿腹經綸!”

太宗聞言,驚道:“什麼?那與房卿相比,能及上幾分?”

“勝臣數倍!”

太宗瞪大眼珠,半信半疑道:“房卿莫不是在與朕說笑!”

“臣安敢如此,此人眼界遠勝於臣,濾事周全,見解直入要害!”

太宗心中頓時一陣喜悅,嘴角完成三十度,道:“若真如房卿所言,那這般俊傑,朕定要重用!”

房玄齡搖搖頭,歎了一口氣道:“隻是,此人無心出仕!”

太宗蹙眉緊皺,疑惑地問道:“無心出仕?難道他寫信於你,不是求仕?”

房玄齡苦笑道:“寫信於臣,隻是為了助好友伸冤翻案!”

太宗冷言道:“哼,常言道“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此人學藝所成,不為國出力,難不成就毫無一絲抱負!”

房玄齡沒有回答太宗的話,轉移話題道:“秦軒曾對臣言明四策三人,說陛下若是能做到,必定會成為一代明君,臣昨夜經過深思熟慮,甚為讚同!”

太宗平複方才怨氣,平靜而道:“說來聽聽!”

“臣將其言歸納為:以人為本,以文築基,以武立邦,以商興國!”

房玄齡說完,太宗略作思考,歎氣道:“此四策可謂是直切治國要害,怎奈如此才子不願出仕。對了,此人不是還言有三人麼,試想此人推崇,此三人也當是飽學之士!”

房玄齡苦笑一聲,開口說道:“此三人恐怕比之秦軒更難得到啊!”

太宗不明就裏,直接堅定道:“秦軒此人,朕會以誠而對,料想不日便會出仕為朕處理政事。另外三人,朕亦會努力,料想定然不會得不到!”

房玄齡依舊麵帶笑容。“此三人,一曰:天下百姓。二曰:天下文人。三曰:勤政愛民之帝王!”

太宗聞言,頓時有些沮喪。“萬民擁戴之心,文人輔助之為,朕自當得知!怎奈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啊!”

“秦軒所言,若是陛下能做到勤政愛民,那天下百姓與天下文人,自然唾手可得!臣以為此言甚為有理!陛下不如就將秦軒當做取進天下文人之心的第一步,秦軒曾言欲在東市開一酒館,聚集天下文人,探討學識!陛下不如助他一臂之力,到最後,縱使他仍不願意入朝輔君,也可以在彙聚而來的文人中尋找有能之士!”

太宗本想一道聖旨將秦軒喚來,聽到房玄齡的話,麵露堅毅之色,狠狠地吐出一個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