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吟遊詩人(1 / 3)

“道不盡紅塵舍戀,

訴不完人間恩怨,

世世代代都是緣。

紅花當然配綠葉,

這一輩子誰來陪。

渺渺茫茫來又回,

往日情景再浮現,

藕雖斷了絲還連,

輕歎世間事多變遷。

愛江山更愛美人,

哪個英雄好漢寧願孤單,

好兒郎渾身是膽,

壯誌豪情四海遠名揚。

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

西邊我的美人,為你架座癡情橋。

來呀來個酒,不醉不罷休,愁情煩事別放心頭…”

令人如癡如醉的歌聲在輝煌的大廳飄蕩,滲入在空氣裏是那醉人的吟唱,和訴不盡的柔情。細細的琴弦滑過,幽幽之樂在那纖纖細指下消逝,隻剩那餘音繞梁,至此留在心間。這會是永恒存於生命的記憶吧,此曲隻應天上有,卻不想竟在人間有幸聽聞。在座的都是皇家權貴,對於絲竹之樂見識之多,卻都感歎那些與這曲哪隻有天上地下的差距。無論是貴婦還是王爺大臣,全是一副癡迷之色注視著場中的兩人,脫俗出塵,恍若天人。撫琴而坐的紅衣女子粉黛未施,卻膚若凝脂,眉未描而更勝柳,雙瞳剪水,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宛若花瓣的嘴唇輕輕上揚,糅合著甜美與妖媚。手中的那琴卻是獨特,前所未見聞所未聞,比琵琶稍大,隻六弦,琴身為木製,竟泛著點點金光。再轉向女子身邊所立白衣男子,身形頎長,麵如冠玉,剛剛吟唱出動人之音的嘴微薄,輕輕的抿著,神色淡然,周身散發著純淨的氣息,似是不染塵埃的白蓮。一曲已罷,眾人仍未有回應,演奏的兩人神態自若,靜靜的等待。終於,位於高座的錦衣男子鼓起掌來,接著便是此起彼伏的讚歎聲,或是驚豔,或是沉醉。女子這才緩緩站起,將琴立於身側,夜鶯般的聲音令人忍不住屏住呼吸,女子微微一笑,“三王爺,此曲可能入您的耳?”

“兩位實在是太過謙虛,聽了這曲怕是要令本王日後再看不上其他的歌樂了。果然是聞名六國的吟遊詩人,前不久本王才聽說有這麼個說法,還曾不信,如今親耳所聽才道傳聞還沒有展現出兩位的風采啊!”三王爺顯然是心情愉悅,毫不吝惜這讚美之詞。

“多謝王爺稱讚,隻是那聞名六國之說也確是誇張了。我二人才從西林而來,如今剛踏上凡水,其他四國更是無緣遊曆,說是西林之最已是恭維了。”男子此刻說話的聲音與方才歌唱的低啞有些不同,更是清亮。

“嗬嗬,本王敢保證,不久你們便會名揚六國了!”話剛落罷,下座的人們也點頭稱是,如此迷人之音當今世上又有何人能比?

“楚姑娘,慕容公子,在下齊遠孤陋寡聞,卻不知你手中之琴,也不知何為吟遊詩人?”三王爺左下的一位中年男子忽然發問,他其貌不揚,眼底含有精光,是個胸有城府之人。

被稱為楚姑娘的女子點頭答道:“這琴叫做吉他,是我自己創作的,我敢說天下獨此一琴。至於吟遊便是指一邊遊曆天下一邊吟唱,吟唱的自是一些故事,如同說書者一樣,隻不過我們是將那些英雄美人的故事唱了出來。”

“原來如此,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那麼剛才那曲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了?”齊遠繼而問道。

“的確,這是講的一個帝王愛江山更愛美人!”楚姑娘還沒說完,便有一位貴婦驚呼道,“莫不是西林國君的故事?”

楚姑娘讚賞的望了她一眼:“正是。我們本是西林人,前不久在西林時便聽國君為博美人淑妃一笑,用黃金建造一座橋,取名‘淑情橋’。想我西林國君年輕有為,治國有方,更是癡情之人!剛剛那首‘愛江山更愛美人’便是為國君而作!”也有幸於這個年代言語自由,眾人並沒有這種做法有傷皇家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