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五七章千載不易 萬世傳奇(1 / 3)

亞瑟王。

圓桌騎士團。

這兩個名字,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傳說。

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團,圓桌騎士的君王亞瑟,這兩個名字從出現開始就沒有分開過,如果失去了其一,那麼另外一半也就變得毫無意義。這種聯係,就像斯巴達勇士和列奧尼達,桃園三結義和關雲長一樣,是不可分割的。

亞瑟雖然是以武勇著名的騎士王,但是個人的武力遠沒有到了赫拉克勒斯那樣,可以一個人橫掃天下的地步,同樣,他的功業也隻是守護英格蘭而已,就算加上傳說裏吞並法蘭西、兵逼羅馬之類的虛構曆史,也遠遠比不上亞曆山大、凱撒之類真正開疆列土、武勳卓著的君王,更別說成吉思汗這樣的超級圈地王了。

他之所以能名傳天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圓桌騎士團。

這不僅是一個軍事團體,也是一種政治製度,更是一種傳世的精神。

在圓桌騎士團裏,君王放下威嚴,和騎士們並肩坐在巨大的圓桌前,共商國是,每個人都被賦予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發言權利。這樣的創舉,即使在千年之後的現代社會,也依舊未能徹底普及,所以騎士王的美名,才會跨越千年而被人們所憧憬傳頌。正是亞瑟王在組建圓桌騎士團時候表現出的胸懷器量,才使得他在後世傳說裏完全不同於其他帝王,擁有了高潔神聖之王的形象。

亞瑟王的傳說,就是圓桌騎士團的傳說,而圓桌騎士團的威名,也就是亞瑟王的威名。就像墨釋君所說,這個世界上,知道亞瑟王之名的人有數十億,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石中劍,不知道阿瓦隆,不知道聖杯,但是,知道亞瑟王而不知道圓桌騎士團,幾乎一個都沒有。

英靈的“寶具”,源自其傳說。

“寶具”並不特指武器或者物品,也可能是一種技能,一種招數,隻要傳說中人們認為英靈會有的,就可以變成寶具,被英靈使用。

那麼,作為亞瑟王傳說裏最著名,也最被這個世界的人們所認可的寶具,本來就應該是“圓桌騎士團”,而不是“誓約勝利之劍”或者“阿瓦隆”。但是偏偏在各種世界線裏,唯一能和“十二試煉”齊名的“圓桌騎士團”,卻莫名地不見蹤影。沒有圓桌騎士團的亞瑟王,永遠是不完美的。

其中的原因並不深奧,因為亞瑟王,或者說阿爾托莉雅,原本就不是一個城府深邃的英靈,她無法喚出圓桌騎士團的理由,幾乎是明擺著寫在了她的臉上。

“因為無法承受背叛,所以她鬧別扭了。”墨釋君一言以蔽之。

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所謂的背叛,多少也和她自己的身份有關。

當初阿爾托莉雅拔出了石中劍,立下了守護這個國家的誓言,成為了英格蘭的國王。由於那個時代還沒有女王體製,所以她隻能隱瞞性別,以男性身份繼承王位。雖然阿爾托莉雅很有犧牲精神,但是世界上也有些事情,不是靠著覺悟就能解決的,比如……婚姻和繼承人。

阿爾托莉雅隱瞞了性別,自然就不能和後來的英國女王一樣,招個倒插門的親王結婚,隻能迎娶一位地位相當的公主——格尼薇兒,成為自己的王後。以阿爾托莉雅那種呆板的性格,婚後的兩人,自然隻能一直保持著純潔無比的百合關係(大霧)。這樣的情況維持三年五載還勉強可以,但不可能一直持續,即使知道阿爾托莉雅的苦衷,格尼薇兒依舊受不了空虛寂寞的折磨,終於出軌,愛上了圓桌騎士中最有名的蘭斯洛特。

根據後來的考證,蘭斯洛特和格尼薇兒並沒有真正發生最親密的接觸,隻是停留在牽手接吻寫情書之類的階段,在歐洲文化裏,這隻能算是精神戀愛。不過當醜聞傳出的時候,阿爾托莉雅卻無法解釋,隻能依照當時的法律,逼迫格尼薇兒進行極為危險的火焰試煉,證明她並沒有變心。這樣的判決自然激怒了蘭斯洛特,他並不知道阿爾托莉雅的性別秘密,隻是以為阿爾托莉雅對格尼薇兒冷淡在先,又試圖燒死格尼薇兒,於是率領著支持自己的騎士突襲試煉之地,搶走了格尼薇兒,期間還誤殺了圓桌騎士團的同僚,最後逃往自己在法蘭西的領地,造成和阿爾托莉雅的最終決裂,不得不兵戎相見。

就在阿爾托莉雅率軍遠征法蘭西,討伐蘭斯洛特的時候,卻傳來自家後院起火的消息。

圓桌騎士末席的騎士默德瑞德,是一個一直帶著麵具的少年騎士,而她的真實身份,卻是阿爾托莉雅的基因複製體,由阿爾托莉雅的姐姐摩爾甘製造的人造人。最初的時候,她極度崇拜阿爾托莉雅,並為自己的人造人身份而自豪,但是,在向阿爾托莉雅表露身份的時候,阿爾托莉雅卻因為對自己姐姐的敵意,而拒絕承認這個由陰謀而誕生的“兒子”,更不肯讓她成為王位的繼承人。默德瑞德由愛生恨,利用阿爾托莉雅隱瞞性別所造成的許多誤會,暗地裏挑動圓桌騎士對阿爾托莉雅的敵意,最後趁著大軍遠征的機會,殺了首席騎士高文,蠱惑了所有留守的圓桌騎士,舉旗造反。

阿爾托莉雅事先完全沒有想到留守的圓桌騎士團會背叛自己,逼得她隻能回師平叛,最後雙方決戰於劍欄之丘,阿爾托莉雅與默德瑞德正麵死戰,同歸於盡。

在這場連續的變亂中,原本擁有超過一百位強大騎士的圓桌騎士團,被分成了三個部分,除了早已離開尋找聖杯的資深騎士們之外,跟隨蘭斯洛特叛逃的騎士、跟隨阿爾托莉雅討伐叛亂的騎士,以及跟隨默德瑞德造反的騎士,最後幾乎都戰死沙場。

阿爾托莉雅曾經為了守護這個國家而放棄了作為女孩子的一切幸福,然而人生的最終,卻要麵對一個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的下場,自然令她魂斷神傷。然而最痛苦的是,她根本找不到自己究竟在哪裏做錯了。

她不可能不隱藏性別,所以就不可能給格尼薇兒幸福,而為了穩定國家,又不能不和她結婚,於是蘭斯洛特那種過分溫柔的家夥就一定會親近格尼薇兒,於是兩人就不可能不反目。同樣,她也不可能承認默德瑞德的身份,因為一旦承認,就等於確認了帝國的繼承人,畢竟自己的姐姐摩爾甘是正牌的公主,影響力無比巨大,一旦有了足夠的名分,立刻就能奪權,但偏偏無論是摩爾甘還是默德瑞德,都是完全沒有王者覺悟的人,隻看到了王的榮耀,卻沒想過王的犧牲,這樣的人,自然決不能讓她們登上王位。

一步步反溯前塵,阿爾托莉雅發現自己的每一步都沒有錯,即使再重來一百次,也沒有改變的餘地,然而為什麼“每一步都做出了正確選擇”的她,最後會迎來圓桌騎士團全滅,帝國崩潰的結局呢?

死局,無解的死局,隻要她堅持自己的騎士王的信念,就必定會走入帝國崩潰的結局。

最終,過於認真的她,因為無法說出“錯的不是我而是世界”這樣的話,隻能把錯的根源,歸結到她拔出石中劍的那一刻,歸咎於自己從存在本身。

和某人渣的宣言正好相反,她的認知是:

……錯的不是貫徹正義的為王之道,而是沒有能力成王的我……

帶著這樣的自我厭棄,她才在彌留之際,與蓋亞簽下了契約,成為罕見的生者英靈,並跨越一千多年的時光,投身到現代的聖杯戰爭裏,試圖借助聖杯的力量,扭轉曆史,換一個更有能力的人來解開這個自己無法破除的死局。

而連帶著對自身的厭棄,她也自覺無顏麵對那些曾經聚集在自己麾下的圓桌騎士們,雖然這些圓桌騎士有將近半數背叛了她,阿爾托莉雅依舊堅信他們的品格,堅持認為那是自己無能的錯誤。這份強烈的愧疚之心化作了阻隔一切的執念,即使整個世界都認為“亞瑟王”與“圓桌騎士團”密不可分,她依舊強行隔斷了自己和圓桌騎士們的聯係,致使這本應淩駕於一切寶具之上的超級戰力,成了不可能出現的幻影。

現在,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逼迫之下,在墨釋君的質問之下,她終於第一次放開了心防,開始試著感應那些早已成為英靈的圓桌騎士們的聲音。

不,並非純粹來自於外力,沒有人能以外力迫使騎士王的心屈服,真正的理由,是她自身的內心裏,依舊眷戀著那些如同骨肉兄弟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