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壯士名諱,家居何處,在下有機會前去拜會壯士!”那男子恭敬地問道。那男子似乎忘記了侯成偷盜馬匹行為,反而頻頻示好,頗有拉攏之意。
侯成發一下愣,不知道應該說真話還是假話。
那李猛見侯成有些猶豫,不耐煩地說道:“我家公子乃是大康左候衛大將軍之子,如此這般禮賢下士,你這個馬賊居然如此不識抬舉!”
“左候衛大將軍?”侯成一臉地茫然,這個稱謂對於自小長於馬廄;孤陋寡聞的侯成相當的陌生。
見侯成一臉茫然的樣子,這時那華服男子旁邊的一名騎士,開始大聲介紹道:“小子聽好了,我家公子是大康十二衛大將軍中的左候衛大將軍李君彥的大公子李文泰,現官拜奉車都尉。”此人言語中頗為得意,可見平日裏也沒有少用自己主子的名號來嚇唬人。
看到侯成臉上的驚異之色,李文泰臉上自然浮現出一絲威嚴,在他人看來李文泰整個人都感覺高大起來。李文泰素來就喜歡被人如此仰視,尤其胸中有一股藐視蒼生的傲然之氣油然而生,令他陶醉不已。
然而,侯成並非被李文泰的名頭嚇得目瞪口呆。侯成其實疑惑更多於驚訝,隻是驚異於李文泰的那些名頭到底是什麼東西。他一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就是從主人家門口走過的縣太爺,作為奴仆隻能躲在角落裏麵遠遠地看。至於其他高官,對來來說,如同天下的繁星一樣,可望而不可及。他的腦海中絲毫沒有對這些高官有什麼概念,隻是懵懵懂懂感覺很厲害。不過,侯成還是可以本能的認為這麼長的官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自小被奴役的侯成,內心中還是對那些上位者充滿了畏懼。所以他看著李文泰的眼神,更多了一些惶恐。
實際上,李文泰的名頭隻能嚇一些無知小民。大康開國已久,有許多虛職專門給一些貴胄子弟,讓這些人有事可做,免得無事生非。奉車都尉其實是皇帝車夫,專門駕駛禦駕馬車和出行儀仗。性質基本上和孫悟空的弼馬溫差不多,僅僅是名字好聽,基本上沒有什麼實權。
“如果好漢沒有其他出路,可否隨我一起到東都去,以閣下的武藝必然有所作為。”見侯成恐懼的表情,李文泰便提出了邀請的。雖然語氣誠懇,但是李文泰的態度給人一種無法拒絕的感覺,也許富貴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拒絕。
侯成一聽到東都,便知道那個地方是大康的國都洛陽。雖然侯成從小沒有出過遠門,還是從很多人那裏聽到對東都城的描述。東都城四四方方的城牆,洛水貫穿其中,可謂是玉帶金圍。東都城內,金磚鋪底,白玉做壁,簡直就是人間天堂。侯成腦海中充滿了對東都美好的向往,連忙答應了李文泰的邀請。
就這樣侯成成為了李文泰的眾多門客之一,大康王朝尚武成風,許多權貴都喜歡豢養一些有武藝高強的人士,一則彰顯自己胸襟廣闊,家勢登盛,二則以備有不時之需時,有犬牙為其效力。李文泰也是看到了侯成馬術精湛,說不定將來對他有好處,才將其招攬過來。像侯成一樣有一技之長的人,李文泰的隊伍也有幾個,都被他以各種方式收歸到麾下,為其效力。
這些情況,在侯成加入李文泰的隊伍之後,通過和其他陪同談話,逐漸了解。當侯成知道自己並非特例,還有幾個人和自己的情況差不多,生性涼薄;不記恩情的侯成對李文泰的感激之情也淡了許多。
李文泰的父親左候衛大將軍李君延駐守在大康西北防線上,防禦西北草原的乃蠻人;匈奴人等胡人部族對大康疆域的攻擊。軍中苦悶,所以李文泰每年都有到父親軍營中聚上一段時間,然後再返回東都洛陽。一路走來,李文泰到處仗義疏財,廣施恩澤,結結實實地過了一把大俠癮。
閑暇時,在侯成和其他人的攀談中,了解了一些情況。他們對於李文泰的義舉,真是讚不絕口,打從心裏就對李文泰誓死追隨了。但侯成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從直覺上就感覺李文泰並非一個簡單仗義疏財的人,他做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圖謀。接著,他又打聽到了李文泰周邊人的情況。
李文泰身邊有兩個重要人,李猛就是其中一個。李猛算得上是李文泰族弟,但兩人頗有些仆從關係。雖然都有李姓,彼此血緣早已經十分淡薄。他們倆之間的親屬關係,要從上數幾代才能有些近親關係,兩人基本上算是八竿子也打不著。據稱李猛家貧,早年家中受災,逃難到李君延家中。李君延見到李猛力大無比,資質奇佳,便收養下來傳授武藝。長大之後,成為李文泰身邊的隨從之一,貼身保護李文泰周全。還有一個人便是經常在李文泰身邊轉悠的小白臉書生,兩人形影不離,同吃同睡,關係密切。如此親密的關係,侯成都認為李文泰是否有龍陽之癖。那書生名喚朱序,聽說頗有些計謀,但是來曆不明,很少人知道他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