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社會的人,就是嚴格遵守一套常識,深深的藏起來自己。一個人過於坦誠,就會被世人認為愚蠢,但是代價就是泯然眾人。代表是銷售。
所謂學術的人。就是嚴格遵守廣義的知識,腦子運作的範疇和一般人不同。更多的處於思維狀態。代表是碼農。
這兩種狀態是兩種不同的情景,可以說不同分裂的人格。
今天結束了一個服務業工作,真不是人做的,說錯一句話,做錯一個表情,都被人指責。
人和人互動,也要非常小心和合作。
大概是中國式的管理。
人和人的關係也真假莫辨,總之一般我是抱著不信任態度的,我覺得以我的物質條件,不大可能有人看上我。有也沒有用。沒有心靈的交流。
感覺人能在兩種思維間轉變,就可以獲得成功。
車啊,房啊,朋友啊,在這個城市裏,按部就班的照規律經營,就總是有的。
我和大多數人最大的不同,是我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思考的,而是客觀把自己看作一個可編程的AI。我宏觀協調自己的思維,而我的思維是可以調整的。進入某種狀態,就是某種表現。而廣義的調整自己的思想,則可以追求更加多的可能學術。
所以常人會覺得我怪怪的。因為我自己沒有融入一套模板。因為我自找苦吃。
按說,社會上的規則,我應該深深的把自己埋藏起來。但是算了,盜版都不知道多少了,以後少扯私事了。
其實都是一種習慣的氛圍狀態。
像碼農,大多鬆鬆垮垮的,銷售,大多西裝筆挺。習慣了狀態,就進入了感覺。
我是脫離社會環境太久了,沒有了那套和語言一樣成條件反射的思維範式。一套語言就是一套思維定式,方言更是如此,所以我和地方上的大多人看上去不一樣。比如一個人在荒島久了,連說話都會忘記了。
然後做銷售情商不夠,做碼農智商不夠。
然則單純的泯然眾人又不甘心,又想在有限的生命裏無限放縱自己的思想。
這樣的矛盾體。
如果一個人既可以理論,又可以實幹,那是非常牛逼的,比如哲學教授,或者MBA高管。
隻要多混混社會環境,就會進入狀態,比如夜店?
其實我的思維也不能說學術的,主要是閉門造車,可以說是自有理。
然則又不甘心唯一的生命泯然眾人,有龐大的閱讀計劃和思考野心。
所以喋喋不休的碼字。
也是醉了。
有些寫手反而是很現實的,因為他寫的是現實的反饋。
我這種寫手是一種思維的發散,往往越脫離現實跑的越遠,遠的讓常人覺得可笑的地步,甚至我自己在接受常識的氛圍後也有刪除的衝動,但又舍不得,欸。
就這樣吧
想著以IT為支點,在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上越走越遠。
其實諸行無常,人生這麼短暫,各種意外都可能,堅持各種細節,機關算盡。多麼得累,有必要嗎
然則反過來,簡單的用方言思維做為操作係統,也能簡單的混。
總之,人生憂患讀書始。
不管做什麼,都不能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