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回來(1 / 2)

“回來,回來…”卿九耳畔不斷傳來清越的女聲,那是個棗紅色勁服的背影

卿九不停地追逐,近了,近了,卿九將那人板正麵向自己,烏黑的眸子,上挑的眼角,半彎的月牙眼,似一池潭水,略挺的鼻梁,緊抿的唇瓣,三千青絲散亂地披在肩頭,那不是自己嗎?女子詭意一笑,突然用長鞭勒住卿九的脖子,

卿九大叫一聲:“不!”“姑娘,你沒事吧,醒醒!”卿九睜開雙眼,還好是一場夢,入眼的是個中年婦女,雖已年華已逝,卻依舊風韻猶存,可想年輕時所存的風華。

中年婦人和藹的微笑,端著碗,“姑娘,把這藥喝了吧!”卿九接過碗,細細地打量著婦人,粗衣麻布,卻是古代的裝束,屋中極其簡陋,卻不失整潔,不似現代的房屋。卿九心中一怔,急忙低頭看向自己身上的裝束竟是古裝劇中所見的內衫,一塊紅玉掛在自己的頸上,她不自覺地摸著紅玉,紅玉中有一股溫熱的氣流傳遞到指尖,突然指尖一痛,卿九急忙收回手,這時指尖竟冒出了一滴血珠子。中年婦女急忙拿出一塊帕子輕揩卿九指尖的血,急切地說到:“姑娘這是怎的?竟如此不小心?這玉怪銳利的!”卿九莫名地覺得這玉古怪,抽回了自己的手想將玉摘下,卻發現自己解不開這玉的結,她請求道:“大娘可以幫我結一下這玉的結嗎?”中年婦女走到卿九的身後,緩緩地解著繩子的結,卻半天也結不開,她犯難道:“姑娘這玉的繩結係得有些古怪,結不開。”卿九詫異,她隨後說:“那用剪子替我剪開這繩吧!”中年婦女用剪子使勁地剪,卻發現是徒勞的,她道:“這繩著實牢固剪不開。”卿九暗自詫異,心中感到古怪道:“那就留著吧,勞煩大娘了。”大娘微笑道:“不勞煩,大娘什麼忙都沒幫上。對了,藥快冷了,姑娘快喝吧!”說罷,大娘舀了勺藥喂給卿九,卿九乖巧地喝完湯藥,試探性地問到;“阿婆,請問我為何來到這裏?如今是何年?”

婦人先是一陣詫異,隨後歎了一口氣,娓娓道來:“姑娘呐,老身不知你是遭遇了怎樣的變故,竟在崖下發現你,那時你遍題鱗傷,我便讓家子將你馱了回來。如今是亂世,說是永安十九年,誰說得準明天、後天,會不會變了天,換了皇帝呢!”

卿九低語:“永安十九年,為何從未聽過?”她在腦海中搜尋卻一無所獲,她又繼續追問道;“大娘,你可知我們身處哪國,皇帝是?”

婦人歎道:“我們如今在南越國邊境的龔家村,皇帝南淵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駕崩了,皇帝沒有子嗣,奸相把持朝政,民不聊生。”

卿九不經苦笑,自己一心求死,卻不想原來穿越到了一個架空的時代,是該喜還是該悲呢,看來得走一步看一步了。龔婆婆接過卿九的碗道:“姑娘,你好生休息,老身去準備晚飯。”卿九點頭。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問君今夕是何昔,君往哪裏歸…。”清越的女聲卻滿帯悲戚,伴著悲戚的琴聲,令人潸然淚下。卿九心中好奇,便扶著床沿,循著聲音向門外走去,便看見麻衣少年倚靠在牆邊,雙手抱劍。少年身形單薄卻挺拔,五官略顯稚嫩,不過十七、八歲,原本清澈的眼眸中卻某莫名的多了一份戾氣,嘴唇緊抿,給人倔強,少年老成之感。卿九暗歎:多麼俊朗的少年卻莫名多了一份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