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定鼎華夏(8)大結局
新元元年(公元200年)五月一日,當奉天城迎來第一縷朝陽的時候,整座城池沸騰了,徹夜未眠的人們帶著笑容紛紛走向長安大街,按照事先劃好的區域聚集等待。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麵容肅穆的兵士、警員巡邏,交警也在主要路口執勤疏導交通。奉天城好似一個巨大的海綿,將各主要道路彙總而來的人流吸納儲存。
東長安街的盡頭是重新修築的建國門,高大宏偉、氣勢逼人,比起長安、洛陽的城門更加威嚴。此刻的城門下,一隊隊排列整齊的士兵寂靜無聲的等待著閱兵儀式的到來。陸軍區域內,步兵、騎兵分別組成方陣,一部分穿著禮服,一部分穿著作訓服,一部分穿戴甲胄,真正的全方位展現軍隊風采。而在陸軍區域的最後,新組建的衛隊師卻是身披黑色風衣,武器也用紅色的布套包裹起來,除了帽盔外,再也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當然,比起普通士兵,中間的火炮更具吸引力,讓兩側無數目光充滿了羨慕。
辰時剛過,城外驟然響起陣陣號鳴,緊接著鼓聲隆隆,其間混雜著轟轟的禮炮鳴響。翹首企盼的人群刹那間鴉雀無聲,無數目光齊刷刷的望向統帥部、政務院之間的皇宮閱兵台上,秦皇高勇在眾武官、文臣的陪同下出現,身穿秦漢時期標準的朝服,上黑、下紅,圖騰為龍,黑底繡紅龍,紅底繡黑龍,頭戴黃龍冠,不但勘合國旗的顏色,也算是繼承了秦漢禮儀教化。(對秦漢服飾研究不深,故簡略帶過。)
兩側文武官員的服飾也多沿襲了漢製,但受到高勇影響,也開始複秦的風氣。文官禮服儒雅、武官將服彪悍,正可謂新朝氣象的完美闡釋。特別是因高勇崇尚節儉,並將之記錄在國民行止錄中,故此所有人都以節儉為美。又因為秦朝地處西陲,無論衣食、服飾都已簡約為主,故而,比起漢朝末期的奢華更有利於國家未來。
看到秦皇出現,百姓山呼萬歲跪地叩拜,聲浪滔滔。此情此景下,高勇兩側的文官武將也無法抑製激動的心情,將取消跪禮的規定丟到腦後,也跟隨著下跪叩拜……
高勇傲然而立,說不激動是假,畢竟這樣的場麵千百年難得一見。“平身,都平身,莫忘記朕的訓言: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父母先祖,餘者免跪禮。”話雖出口,卻無奈大街兩側山呼萬歲的聲浪。高勇無奈的搖搖頭,隻得走到台前,緩緩舉起右手,這一刻,萬歲的聲浪驟然停歇,高勇威嚴的掃視左右,高聲道:“朕今日宣布立國,國號秦,改元新,期望國人摒棄陋俗、奮發圖強,複秦人激昂熱血,耕戰為傲骨,工商為血肉,法儒為氣節,護佑華夏社稷、開創盛世帝國!”
“萬歲!萬歲!”
“必勝!必勝!”
隨著高勇話音落下,禮炮驟然響起,九十九響轟鳴,昭示著這一曠世大典的**。人們在禮炮聲中相互擁抱,共同慶賀這曆史性的一刻。文武官員無不熱淚盈眶,緊握的雙拳、激昂的熱血,少年壯誌不言愁,新生的帝國,年輕的官員,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激動的呢?
高順跨步上前,單膝跪地,“請秦皇下令閱兵!”
高勇微微點頭,伸臂向前,“開國閱兵式,起!”
高順得令,親自拿起令旗向前揮舉。這一刻,無數道目光向東望去……戰鼓隆隆響起,進攻號聲徐徐響起。
建國門下,趙雲、張遼、太史慈三人互相擊掌,而後翻身騎上高大的戰馬,紅、黃、黑,三匹戰馬三種顏色,隨後三將接過三麵旗幟,趙雲居中,舉起國旗;張遼居右,舉起軍旗;太史慈居左,高舉皇室旗幟。三人環顧四周,露出微笑,“開始吧!”雙腿夾動,馬蹄輕踏,邁出了閱兵大典的第一步。
其後,第一軍方陣前,滕敖高舉戰刀喝令一聲:“第一軍,前進!”執旗官馮肅將第一軍軍旗舞動,踏著戰鼓的節點緊緊跟隨。二將當先,第一軍精挑細選的方陣勁卒齊聲大喝,整齊劃一的步伐,橫平豎直的方陣,令人膽寒的殺氣,這一切鑄就了第一軍的威名。緊接著,第二軍、第三軍的方陣依次啟動。一麵麵熟悉的軍旗,一張張熟悉的麵孔。
方陣仿佛按照亙古不變的速度前進,在人們震驚、羨慕的目光中沿著長安街勇往直前。及至閱兵台前,滕敖收刀於身前,大喝道:“向皇帝陛下敬禮!”刷的一聲,方陣士卒們齊聚右臂!這一動作,立刻引其百姓山呼海嘯般的“必勝”呐喊。
高勇神色激動,同樣高舉右臂回禮,“將士們,你們是帝國的英雄,是帝國的柱石!”
方陣士兵齊聲應和:“護佑華夏社稷,開創盛世帝國!必勝,必勝,必勝!”
步兵方陣一個緊接著一個,禮服、作訓服、閃著幽光的甲胄,戰刀如雪、戰槍如林,弓弩箭直藍天,更有那固定於馬車上的炮弩,令人震撼,令人熱血沸騰;而騎兵方陣內的高大威猛的戰馬以及魁梧挺拔的身軀,還有旌旗招展、刺槍如峰,更是讓青年們心生向往,恨不得上麵坐著的就是自己。
步、騎方陣向國人展示了帝**隊的強大,而海軍方陣則向國人展示了水兵的彪悍和海軍的魅力。海魂衫、艦炮、機炮、甚至一艘漁陽級巡洋艦的縮小比例模型,讓從未看過大海從未目睹過戰艦的百姓第一次隱約感受到了凜冽的海風和無盡的浪濤。
然而這一切都是鋪墊,真正的**就是穿過建國門,穩步走來的皇家近衛軍部隊!
就在今晨,高勇親自給近衛軍授旗,並正式更名為皇家近衛軍,所轄部隊全部冠以皇家二字,其榮譽古今未有。同樣的,皇家近衛軍也要拿出足夠的實力,這份實力除了守護皇室外,還要在戰場上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成為一支精銳中的精銳,甚至成為帝國最鋒利的戰刀。
“皇家近衛師……皇家龍騎師……警衛旗隊師……大秦意誌師……皇家衛隊師……”看著一個個方陣在閱兵台前通過,看著一麵麵雙頭鷹軍旗出現,陳群喃喃自語,眼中激動難抑。同樣的,作為了解各軍、師真實戰力的於禁,一樣驚駭於皇家近衛軍展現出來的氣勢。其餘站立於閱兵台上的將校則是滿眼羨慕,期盼著有朝一日能指揮這樣一支帝國勁旅。毫不誇張地講,皇家近衛軍隨便拉出來一個師,都能抵得上四到五個普通步兵師,兩道三個機步師,而最神秘的皇家衛隊師卻是無人能夠準確評價,火槍火炮裝備起來的部隊,天知道有多強大的戰鬥力。
“快看,皇家衛隊師!”朱靈一聲低叫,引得眾人紛紛側目。黑藍色的新式軍服,暗紅色邊紋,減輕重量後的鋼盔,還有外套的新式夾層棉甲,無一不是最新科技的展示。對於這款新式夾層棉甲,普通將校或許不甚清楚其防護力,但高順、於禁、劉曄卻同時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夾層棉甲,其防護力不輸給早期的甲胄,特別是對箭矢的防護力,是板甲無法比擬的。再加上火槍兵火炮兵屬於遠程兵種,不參與近戰,故此,這套夾層棉甲可謂是最佳裝備。
方陣抵達閱兵台前的瞬間,師將楊淩一聲高喝:“立槍,鳴禮!”令下,所有衛隊師將士於行進中將扛在肩頭的火槍取下豎直向天,並在口令結束的刹那扣動扳機,“嘭!”槍響,煙霧起,可聲勢卻是極其駭人。長安街兩側的百姓無不目瞪口呆,這樣的陣勢何曾見過。雖然他們不知道二十丈距離內,鉛彈可以擊穿普通甲胄。
無論是武器還是軍服甲胄,都足以成為閱兵式最耀眼的所在。歡呼聲,呐喊聲此起彼伏。大約一個時辰後,閱兵式圓滿結束,人們卻仍舊駐足,意猶未盡。同時,更多的人暗中打定主意,將來即便自己無法參軍,也要讓子孫成為其中的一員。
開國大典按照既定程序進行著,閱兵式結束,高勇率部下步行至郊外祭天地,整個過程嚴謹認真,讓對上天的敬畏深刻人心。而後,高勇當眾宣布:今後將於長安大街兩側豎立州鼎,每州鑄一鼎,除銘刻該州名字簡介外,還將封入該州土石,以示帝國疆域版圖,且告訴後人“神州大地鼎定中華,神聖國土不容侵犯,凡喪土辱國者,必遭萬古唾罵!”同日,幽州鼎、冀州鼎、並州鼎、青州鼎、司州鼎、豫州鼎、徐州鼎、兗州鼎、涼州鼎、夷州鼎、揚州鼎、荊州鼎、益州鼎、交州鼎、興州鼎、南州鼎、烏州鼎、昆州鼎、越州鼎全部揭開帆布外衣,宣誓從此刻起成為大秦帝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聞聽此誓言,天下無人不激動,大國情懷國民皆有,以後隻要到奉天,必要瞻仰華夏州鼎。他將永遠警示國人保家衛國,他將永遠激勵國人開疆拓土!
其後,高勇親赴閱兵台兩側給即將動工興建的淩雲閣、武烈祠奠基,他們用作陳列畫像及真人大小的雕塑,以供後人祭奠、緬懷於國家社稷有功的文臣武將。最早跟隨在高勇身旁的文臣武將無不熱淚盈眶,能夠成為開國元勳可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而能夠遇到高勇這樣的明君更是百世修來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