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澤也懶得和他們理論什麼,隻是像個觀眾一樣看著這兩個人的表演,中年男子還有繼續數落一些“經典語錄”。
男子打了電話,警察很快就到了,交警也跟著過來了,因為這場“交通事故”堵塞了交通路線。
從警車下走下來一個中年男子,大概四十歲左右的樣子,國字臉。
他下來以後了解了一下情況,交警將事故現場的照片拍了很多。
其中一個交警正準備拍攝自行車那一塊的時候。
寶馬車主客氣的支應了一聲正在拍照的警察,指著車頂的位置。
“警察同誌你把我的車這裏拍一下,這裏是事故的主要發生地,你最好弄個什麼特寫什麼的,不要拍那個自行車了,我剛才已經花了二百塊錢賣了那個自行車了……”
“對不起,我們是警察,我們要追求客觀的事實,不會拍什麼特寫,那是電影導演幹的事情,當然您放心我們也不會刻意的去縮小一些真實的圖片的,我們都是秉公執法的……”
交警將照片拍攝完成,和警察溝通了以後,才將寶馬車主的寶馬車開走,還有自行車也同樣的拿走了,包括張天澤身上被扯下來的那一顆紐扣,也成了采樣的標準。
“你們三個和我去派出所一趟吧……”中年警察說道。
“警察同誌我們這是要去哪裏?!”
寶馬車主擔心自己的車子出現問題,所以關心的問道。
“你放心,車輛我們會開在派出所的,你現在隻需跟著我們坐上車走就行了,車上的東西我們是不會動的……”
中年警官耐心的解釋道。
這是張天澤第一次坐警車去派出所,這是一個市區的派出所,城市的車水馬龍的霓虹燈廣告牌璀璨奪目但是大白天的,它的光澤並不多。
車子開入派出所的大院中,大院有三層左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白瓷磚貼在上麵,很有年代氣息。
警察下了車,將張天澤,寶馬車主和他的情人叫到了其中一個房間裏,讓他們坐在上麵的沙發上,因為他們幾個人隻是一場連事故都算不上小型磕碰,這種糾紛或者磕碰有一個官方的名稱叫做“民事糾紛”,這種糾紛就沒有必要叫他們去什麼審訊室去了。
中年男子坐在辦公椅上,他麵前的辦公桌上一些紙張要記錄一些東西。
突然,一個靚麗的美女出現在了門口,她一身黑色的公安製服,胸牌上寫,海角市,警察總局,司馬曉月,四個字特別的顯眼。
他的官銜好像比中年男子的官銜大,中年男子對她很尊敬。
其實,華夏國四個字的名字並不是很多,複姓也是比較少叫到的,司馬這個姓氏在華夏國曆史中也是比較特殊的一種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