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幸福就像陽光,時躲時現(1 / 1)

北緯25度,觸目皆是的綠色小山。陽光靜好,足夠讓所有遠行者留下繾綣的思念。最後一輪台風在九月底悄然離開了福建,完全沒了來時的張狂。最後一次台風假和國慶一起,似乎是一個好長好長的節日,樂壞了筱君和她那群半生不熟的同學。

校園裏的小廣場,種滿了美麗的香樟。筱君在放假前一天一個人靜坐在小廣場上,聽廣播傳來很多悲傷的曲子,黃昏的天空密布烏雲,透過香樟還能看見些許搖曳的藍天。悲傷對筱君這樣剛進校園的高中生來說絕非難事,思緒常常被放空,放空到過去每一段奶油般的時光。而筱君也很驕傲,咬著牙不說難過。其實該麵對的總是應該麵對,脆弱總來自於不強大的自己。

勢不可擋的熱帶風暴還是在筱君回到家後開始張狂。狂風,暴雨,山體滑坡,道路塌陷。似乎每一年都要上演這樣的戲碼,沒有為什麼,就是寂寞久了的風暴也終於找到自己的舞台,一支獨舞企圖讓世界都記住。筱君接到李岑的電話,小李也是福建人,因為出生時正好有熱帶風暴趕來,化解了一場旱災。於是她便有了一個雨水充沛的名字。她有點擔心筱君,但在聽到筱君八百年不變的淡定口氣,便又恢複了雜侃。東拉西扯各自的校園,心裏化開很多濃濃的思念。

其實筱君不喜歡電話,因為它總是把距離拉在可恥的咫尺天涯。用聲音感受不到對方的表情是否安然,不能知道鎮定的她是否假裝,更無法一個擁抱心照不宣。因為這些不喜歡,筱君常常寧可突然地到另一個城市,去見一個想念的人,沒有預警的,突然的浪漫。

分別總是催生很多情愫,發酵在大雨淋漓的台風天。從一群以為生生世世都不會分開的人,走向另一群陌生人總是需要時間去調劑。曾經那麼重要的自己開始不被認識。開學一個多月,筱君總是一個人。一個人走過白樺樹長滿的小路;一個人在陽光下眯著眼睛仰望蒼穹;一個人蹲下身子看路邊的野花;一個人走黃昏的操場,看運動場的少年如自己當年模樣。她不悵然,隻是不知道該怎麼去適應陌生的世界和陌生的自己。

雨一直一直下,仿佛有太多傾訴不完的話。媽媽還是溫柔地給筱君燉香濃的湯,做她愛吃的鹵豬腳,把每一個菜都做得玲瓏有致,恰到好處的味道是典型的福建女人。福建的菜式很恬雅,清脆的菜,清淡的口味,還有濃濃香味的白米飯。在家裏,她是最小的女孩,所以所有任性與叛逆都可以被原諒。因為從小在一群比自己大的孩子間成長,筱君任性但也理性。麵對選擇,她總是有自己的執拗與堅持。

16歲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悵惘與不安過後,筱君還是決定勇敢麵對,在還不了解的世界,尋找美麗的遇見。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一個美麗的存在,也相信愛笑的女孩走到哪裏都不會太倒黴。輕啜一口媽媽煲的老鴨湯,甜而不膩的味道總是讓人想起午後的陽光,把視線拉得悠長悠長,慵懶的秋千和厚厚的書籍,一切的美麗都不可思議。

很多時候,一轉身的溫柔,世界早已天翻地覆。願所有承受離別之痛的孩子,都能早日得到安全的歸屬感。都能早日融入陌生世界,像所有美麗的精靈適應所有美麗的森林。相信當初自己的選擇不會騙自己,愛自己,愛生活,也愛這個世界。淡然麵對離合悲歡,微笑麵對誤解。生命總是要有很多經曆,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始終感恩。幸福就像陽光,終不是每時每刻普照大地,任憑晝夜流轉,烏雲遮擋,她就在身邊,溫柔而且難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