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健康——學會享受生命的喜悅(5)(1 / 3)

我們匆忙的穿梭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隨著人潮湧動前進,經常忘了時間是怎樣從我們身邊流走。繁重的生活讓我們停不下腳步,輕鬆的快樂慢慢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

其實生活是簡單輕快的,而快樂也並不遙遠,正如播下去的種子,盡管無法躲過偶爾肆虐的天氣,無法阻止四季的更替,可最終依然會迎來收獲的喜悅。好似我們看似平凡的日夜,不會因過多的陽光而感到暈眩,也不會因為連綿的陰雨而陰沉黯淡,因為一路都有風景,曾經過眼的往事都會幻化成雲煙。

捧一把沙子在手心,看它慢慢從指間流失。這雙手承載著的期望太多,沙子在手心的重量又顯得有些沉重,以至於我們的手,在不知不覺中,因緊張而過度勞累,我們怕別人對自己失望,所以不管多艱難都要勸誡自己不能放棄,到頭來,這中間的個中辛酸唯有自己才能體會,但最終你會發現,掌心的沙子還是會流走,那樣漫不經心但又那麼隨遇而安。

生活在忙碌的現代都市中,我們很少有心思去理會生活中那些簡單的快樂。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有時候小快樂比大快樂更容易讓你滿足,也更能持久。這是因為當你非常快樂時,你的感官受到高度的刺激,但是接下來的快樂卻無法在短時間內進入。因此,快樂過後你會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但是小快樂則不同,它們來自於簡單的事物,就像清澈的天空,就像窗外暖融融的陽光,就像一個陌生人對你的微笑,每每想到它,你的笑容一定會是發自心底的。

當你停下忙碌的腳步,就會發現,生活原本就是簡單而快樂的。當生活在欲求永無止境的狀態下時,我們就無法體會更高層次的快樂。其實,不論你的環境如何,不論你的狀態如何,所謂快樂的秘訣就是——讓自己的心靈回歸簡單。

所以我們總會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那些刻意強求的某些東西或許我們終生都得不到,而我們不曾期待的燦爛往往會在我們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因此,麵對生活中的順境與逆境,我們應當保持“隨時”、“隨性”、“隨喜”的心境,順其自然,就像從掌心流走的沙子一樣。我們往往握得越緊,沙子就會流失得越快。何不以一種從容淡定的心態來麵對人生,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麵對得失,順其自然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三伏天,某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徒弟說。“別等天涼了。”

師父揮揮手說:“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種,秋風疾起,草籽飄舞。“草籽被吹散了。”小和尚喊。

“隨性。”師父說道。“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來也不會發芽。”

撒完草籽,幾隻小鳥即來啄食,小和尚又急了。師父翻著經書說:“沒關係,隨遇。”

半夜一場大雨,弟子衝進禪房:“這下完了,草籽被衝走了。”師父正在打坐,眼皮都沒抬說:“隨緣。”

半個多月過去了,光禿禿的禪院長出青苗,一些未播種的院角也泛出綠意,徒弟高興得直拍手。師父站在禪房前,點點頭:“隨喜。”

從小和尚和師父對外界變化的不同反應我們可以看出,徒弟的心態是浮躁的,而師父的平常心卻是成熟而理性的。

師父的理性與平常心,尤其值得患得患失、在狂喜與頹廢之間震蕩的人們思量。從預備撒草種到長出綠苗,徒弟的情緒大起大落,而師父卻始終平和地麵對。這種心態差別,

源於兩種人的閱曆與素質。禪學中的平常心是指以平常心看透徹宇宙一切事情,確確實實地把握住目前的一切,實實在在、平平淡淡地去過有意義的生活,是一種簡單麵對生活的意境。

生命是一種緣,是一種必然與偶然互為表裏的機緣。有時候命運偏偏喜歡與人作對,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種東西,它越是想方設法不讓你如願以償。這時候,癡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腦子裏纏了一團毛線,越想越亂,陷在了自己挖的陷阱裏;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會順其自然,不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第100封信 勇敢地麵對死亡

孩子,近來爸爸做事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了,也許確實是年齡大了的緣故,最近我常常思考死亡的問題,也許,我確實是到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階段了。終有一天,你也將老去,你的健康不在;終有一天,你的身體機能會衰弱,你會生出一些疾病;終有一天,你將麵臨最後歸宿——死亡。也許,年輕的人,現在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對他們來說還是那麼遙遠的事情。要知道,那是誰也不可避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