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峰山金軍慘敗(1 / 3)

南宋紹定四年、金正大八年,蒙古三路攻金。蒙古大汗窩闊台親率中路軍從河中府渡過黃河進攻洛陽,直取汴京;斡陳那顏率東路軍攻打濟南,牽製金軍;四弟拖雷則率西路軍三萬餘人從鳳翔入漢中,取道宋境迂回到南方,直插金國後心。

金哀宗聞訊急忙從潼關一帶抽調十五萬大軍前往鄧州圍堵,這支軍隊由完顏合達統帥,移剌蒲阿副之,包含了忠孝軍、花帽軍等精銳部隊和完顏陳和尚、武仙、張恵、高英、樊澤、楊沃衍等名將,盡是金國的精兵強將。如此大動幹戈為的就是一舉吃掉拖雷部,再回師消滅窩闊台的中路軍。

然而謀議可谘於眾人,而決斷須歸於一將。正當蒙古軍在用皮囊渡過漢江的時候,大金國的諸位名將卻正在為應該半渡而擊還是全渡而擊爭吵不休。張惠與完顏陳和尚等人力主按照兵法半渡而擊,而移剌蒲阿卻覺得以十五萬打三萬,應該等蒙古軍渡過河後再去全殲,到時候那些旱鴨子想逃命也遊不回去。

正當眾將爭吵不休之時,探子飛馬來報蒙古軍已經全部渡過漢江。完顏合達道:“諸位不要議論了,現在我軍應當在禹山列陣布防,蒙古兵若要北上,必定得經過這裏,我們就在這兒以逸待勞,一舉殲滅他們。”話說這禹山在鄧州西南,是拖雷西路軍渡過漢水後北上的必經要道,完顏合達選定在這裏截擊蒙古軍真不愧是老謀深算,於是眾將聽後盡皆稱善。

這時副帥移剌蒲阿說:“蒙古兵多是輕騎,而我軍騎兵多是重甲鐵騎,若是近戰則我軍必勝,但若蒙古兵遁去也一時難以追上。因此應當以步兵環山列陣,而鐵騎伏於山後,敵軍見我盡是步兵必然來攻,待戰至膠著之時,我兩萬鐵騎從兩側殺出包剿,定可一舉而擒拖雷。”

這移剌蒲阿也是金國一員名將,曾經在多次率軍擊敗蒙古,立下許多戰功。可惜為人卻剛愎自用,且無遠謀。雖然隻是這支軍隊的副統帥,但卻是金哀宗的寵臣,因此說話分量很重,就算是主帥完顏合達也得讓他三分。再說他這番布置,雖然略顯被動,卻也是有條有理、合乎兵法,於是眾人亦無異議。

第二日,但見西南方煙塵滾滾,正是拖雷率領三萬大軍趕來。完顏合達揮動旗幟,金兵依計擺出軍陣。正麵是十三萬步兵,環著山前排開,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大片,那真是槍刺如林、兵勢如山,浩浩蕩蕩、好不壯觀。而背麵則是兩萬鐵騎埋伏於山後,靜悄悄等待出擊的一刻。

那蒙古領軍的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四兒子,從小隨父親東征西討,不僅身經百戰,為人又是十分聰慧。他見金軍這般布置,心中已然知道對方意圖,他對手下大將速不台說:“你看那金兵少說也得有十萬人以上,而且軍陣又是十分嚴密,顯然是金國的精銳,準備在此吃掉我們。”

那速不台是蒙古四獒之首,更是一員身經百戰的猛將,他說道:“前麵那山並不十分險峻,四周又都是開闊地,那些蠻子人數雖多,卻都是步兵,我們騎著駿馬的勇士們衝殺過去,就像草原上的狼群衝進了羊群中一樣,半天時間就能把他們通通殺光。”

拖雷道:“你看禹山上聚集了這麼多軍隊,顯然是金國主力,卻又不見騎兵,這顯然不合常理,我想他們肯定是將騎兵埋伏起來。看來這完顏合達這位獵人把一群羊放在草原上是想引誘狼群過去吃羊,然後他再出來打狼。”

速不台道:“四王爺果然厲害,可是我軍現在要去汴京,隻能從這裏過去。我們從關中走了幾個月山路來到這裏,不從這裏衝殺過去,難道還要從原路兜回關中嗎?”

拖雷道:“速不台叔叔,如果你是那獵人,你看到那群狼裏麵隻有一頭狼去追羊,其餘的狼卻在遠處歇息,你會怎麼樣?”

速不台到:“那我隻好耐心的等待狼群一起上去,草原上的狼都很狡猾,先派一兩頭狼上去試探有沒有危險,我又怎麼能夠輕舉妄動呢?”

拖雷聽後哈哈大笑,對速不台說道:“這就對了,速不台叔叔,傳令全軍就地卸下輜重,然後每次派出一個百人隊,與金兵軍陣保持弓箭射不到的距離,散開隊形從禹山兩側繞到禹山後麵去。金軍以為這是我們派出的誘餌,必定不會出擊。用不了半天,我三萬大軍便可化整為零從安全通過禹山。”

由於每隊都不是主力,金軍不知是不是誘敵,步兵陣勢一直保持不亂,不想吃了芝麻丟了西瓜,不敢散開陣形攔截。禹山高處的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在猶豫和謹慎中看著對麵蒙軍越來越少,不知道今天蒙軍玩的什麼花樣,一直不敢貿然命令騎兵出擊。?說到這蒙古人打仗,那都是從捕獵中感悟出來的經驗。當敵軍嚴陣以待時,他會不時派出小股部隊騷擾對方,等對方陣型一亂,蒙古人才真正發起進攻。這是蒙古人多年來的慣用伎倆,兩軍交手多年,完顏合達又豈不知?金軍主帥一直盼著拖雷進攻,然後實施圍殲。而拖雷卻算準了金軍不會輕舉妄動的心理,讓自己的部隊在金軍眼皮底下大搖大擺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