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矛盾性。有戀愛關係的青少年內心充滿了矛盾。他們既想接觸又怕被人發現,戀愛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並存。
3.模仿性。據有關調查發現,目前學生中較為普遍地存在戀愛現象,戀愛動機有相當一部分是出於對他人或影視劇的模仿。
4.不成熟性。戀愛中的中學生由於對於戀愛關係的發展結局並不明確,他們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但是對未來組建家庭,如何處理戀愛關係和學業關係,如何區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中學生談戀愛是對還是錯
1.思想尚未定型。中學生的世界觀尚未成熟形成,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還比較幼稚、片麵,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會有很大變化。今天的思想可能很一致,明天的就有可能產生分歧,後天就有可能分道揚鑣。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高中階段談戀愛者失敗的占絕大多數,後來成為伴侶的就更少。
2.心理尚未成熟。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尚處在發育階段。在自我意誌方麵,存在一種“盲目的成熟感”,愛自以為是;在情感方麵,比較衝動而且感情轉移的也比較快;在意誌發展方麵,自製力較差。因而,中學生早戀中容易感情用事,變化通常也會很快,且沒有寬容和忍讓的度量,所以感情一定不會長久。
3.經濟尚未獨立,帶有遊戲心態。中學生的經濟來源還是父母,自己尚沒有自立能力,而從戀愛到結婚、生育,這一切都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況且,中學生的戀愛並沒有把結婚這一塊放在心上,抱有遊戲心態,因此成功機率非常小。如果把心過多的放在戀愛上不但會影響學習,有時還會造成別人心理傷害,所以不適合談戀愛。
4.高中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高中是打基礎時期,中學生將來從事何種職業尚未確定,這一時期,人的精力最充沛,求知欲望最旺盛,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認識能力也最強。因此,高中時代是積累知識、增長才幹,自己將來從事的事業打基礎的關鍵時期,並不具備戀愛的條件,也不是談戀愛的最佳時期。
由以上種種原因分析,中學生是不適合戀愛的。但是,當父母知道自己孩子戀愛時,不要一味的強烈要求他們中止這段感情,那樣隻會起反效果,隻有把以上的這些情況用最平靜、和諧的語氣告訴他,那麼結局也許會不一樣。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少年男女會對異性由疏遠到好奇,產生思念與愛慕之情。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異性吸引現象,也是很重要的心理發展事件,並非思想不健康、下流。且從以上青少年戀愛的特點來看,這種戀愛不會一般不會持續的很長久。因此,青少年自己要做好各種心理上的準備,盡力地讓自己從戀愛的漩渦中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