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川到江西,從湖北到兩廣,這一帶廣大的範圍之中,在最近也陷入了如同全國一般的討論氛圍,他們不斷的爭吵,所謂的聯合帝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度?他們所謂的穿越?又是怎樣的一種事物?能夠見到古人,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如果能夠對話先賢的話,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受寵若驚?
可是就在他們得出結論之前,一些其他的聲音也夾雜在他們之中,傳播在這廣大的範圍之內,這些人的話語,聽起來非常普通,但細細思來似乎又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如果,你是他們的同道中人,或許就會知道,這些人的對話使用的是暗語,他們的每一個詞語聽起來都很普通,但聯係起來,卻是非常有內涵的。
這其中的內涵,就赫然包括何時起兵造反,他們借助紛紛擾擾的傳言,成功的建立了聯係,不同於曆史上被官府提前察覺,這次,紛亂的各種討論,很順利地為他們提供了掩護,於是,各地的分支機構,竟然能夠順利的在同一天發動起事,古往今來的秘密結社曆史上,還不曾有這樣的記錄。
一時之間,在這大清王國的半壁江山之內,各地官府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他們無不獨力難支,又得不到相應的支援,在早就有計劃的反派麵前,他們的抵抗,顯得弱不禁風。
於是,一封又一封的六百裏加急,乃至八百裏加急,都在趕往北京城的路上,他們希望中央朝廷能夠治愈他們最大的支援,最好直接派遣大軍,來剿滅他們,然而,不要說這些加急奏折,還有很多都在半路上被攔截,即便是那些沒有被攔截的,到達紫禁城之後,也赫然發現,這裏的大人們,根本就沒有時間處理南方的叛亂,因為他們本身,就麵臨著一場叛亂,其影響力,甚至不亞於損失半壁江山。
嘉慶皇帝已經駕崩了,隻是宮中秘不發喪而已,和珅的手段幹淨利落。
他現在隻不過是在猶豫,究竟是自己做皇帝還是扶植一個傀儡。
如果是扶植一個傀儡,那麼他依舊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感覺他很熟悉,可是如果為了這樣的目的,他又為何這麼做呢?如果要自己去做皇帝,似乎才對得起她這般動靜,然而,這樣無異於招來更多的反對,反而,讓這次政變被打上了野心家的標簽。
思來想去,他最終還是決定,要自己來做這個皇帝,因為,老皇帝還健在,他在聯合帝國,一旦得知這邊的情況,必然會號召國內各種勢力來反對自己,既然早晚都會被反對,那麼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登基大寶,稱孤道寡。
於是,和珅和大人的登基大典,就在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的緊急速報之中,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完成,黃小花作為聯合帝國的特使,也榮幸地見證了這曆史上並不存在的一刻,他還用自己帶來的手機和其他數碼設備,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記錄。
這些記錄,隨後被發到內閣之中,不過黃小華認為,在短時間之內,這些內容不必見諸於公眾,除了有可能威脅到他人身安全的緣由之外,還必須考慮到,和珅和大人依舊需要時間來穩定朝局,如果在這個時候,乾隆皇帝得知了這邊的事態,定然會采取各種措施,按照老皇帝對,大清帝國的影響力,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就能集結一支極其有戰鬥力的軍隊,要知道在整個乾隆王朝,斷斷續續的戰爭沒有結束過。他們不是缺少能征善戰的士兵。
為了不讓和珅和大人的局勢變得被動,諸葛亮果斷的接受了黃小花的建議。
他現在,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理會那邊的事情,三英國那邊的戰爭,即將大規模地開展起來,他必須做好各種準備預案。
所以,他甚至沒有注意到,黃小華依舊被困在紫禁城裏,沒有出來。
黃小花的日子比以前好過了許多,和珅和大人入主紫禁城之後,先是處理了一批對他不服的大臣,而後,開始清理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