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無形又有形。無形,是說它看不見,摸不著;有形,是說它有官樣、有官威、有官勢,哪樣看不見!官與權相通,當官就有權,有權說了就要算。當官的好處,《官場現形記》的作者李寶嘉說:“五尺童子,皆能知之:官之位高,官之名貴,官之權大,官之威重。”說得如此透徹,聯係到當今時代,團結與合作是現代成功者需要共同麵對的問題。所以在團結與合作中如何利用權利,如何共謀大事,如何在團隊中快速發展自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曆史上的帝王、大臣們的成功典範會給我們更多啟示。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權力的高度集中,發展成為一種個人的獨裁專製,形成了一種寶塔形的權力結構。官階與權限是成正比的,層級越高,官階越大,權力也越大;處在塔尖的,自然是位最高、權最大的帝王。這個位子,非同一般。一旦能居於此,即刻享受萬般榮耀,視天下為家業,視百姓為子民,朕即國家,聖旨就是法。

這既是一個權力的中心,更是權力鬥爭的中心。在通向權力之巔的這條路上,走在前麵的是那些帝王或將要成為帝王的人,而簇擁在其背後的則是那些出謀劃策的輔臣和馳騁疆場的武將。無論是輔佐者還是被輔佐者,兩千多年來,他們為了皇位,有的殫精竭慮於金殿之內,有的奔走呼號於草莽之間;有的殞命疆場,有的喋血宮廷;既有密室中的策劃,也有黑幕下的陰謀;時而亂發邊陲,時而禍起蕭牆。

時過境遷,帝王曆史早已絕塵遠去,但是,我們並不能將他們粉墨登場,上演的一幕幕都一付笑談之中。在今天的社會,依然存在著權力的統治與管理,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更存在著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經濟王國”——公司、企業。這些公司企業中的老板與員工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同樣存在著複雜而微妙的人際關係。在19世紀,企業的資產是可以替企業主生財的土地、廠房、工具機械及設備,但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給企業帶來收益的不再僅僅是有形的設備,人成了企業資產的核心。無形的人力資源、知識的有效運用才是產生最大產值的關鍵,於是“人才”成為企業首要的競爭力。那麼,為政之道如何定?輔政之策如何出?管理之策如何施?因應之計如何出?靠自身的智慧固然很重要,但以史為鑒也不失為捷徑。

在今天的企業裏,老板與員工之間還是“貓”和“鼠”的關係嗎?如何借鑒曆史的智慧,在貓與鼠的鬥爭中使之轉化為“花”與“葉”的關係?如何使“經濟王國”變成一個“經濟共和國”?

事實上,曆史上的文臣武將們在輔政中所體現出的智慧、忠勇、堅毅、無私或是陰險、狡詐、貪婪、卑怯;在經曆合意、順意、逆意、違意局麵時所采取的果斷、猶疑、遲鈍、冷淡的應對之策,以及在輔政方式上或大權獨攬、結黨營私,或清正守法、變法創新等等,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很好地總結和借鑒。

有基於此,我們史海泛舟,傾心構思,對曆代輔政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分析出其中帶有規律性的內容,籍成此書,以期“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若讀者諸君,能窺出其中一番良苦用心,讀完此書,能有所啟迪或增益,我們將倍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