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上(1 / 2)

在海口的藥穀,南陽等待著一家知名企業的電話回複,北京的吳主任來電,:“實習小組十月十三號準時報到。不得延誤。”

YES!終於來電話了!

:大家準備了,十三號到單位報到,根據各自情況安排出發時間。我們北京見!”南陽群發了消息。

興奮緊張,終於可以去北京了!!!這是全村第一個到北京上班的人啊!

10月份的海南,陽光還是那麼刺人,煎烤著的感覺就像是蝦子下鍋,根本沒有一點秋天的氣息。

媽媽硬是將三百塊錢塞給南陽。

:“媽,不用你的錢,我打工的錢夠用了。”南陽把錢推回媽媽手裏。

:“我女兒要去北京那麼遠,村裏還沒有人去過那麼遠的地方呢,三百塊算什麼,媽再去掙。”

在一旁的爸說:“叫雄哥送你。”

:“爸,我自己去吧!說不定他不會送我的,不用叫他。”貧困的家庭情況下成長的孩子自尊心要比別人強,不想欠著人情。

:“沒事,我叫他,會送的。”爸爸是家族中的老大,說話從來都是說一不二。

一個人到縣城,再轉車到省城。因為爸爸那句話,南陽在汽車站等了幾個小時,還是沒見到村裏的雄哥。第一次去北京,不知道車次,時間,連火車站在哪裏都不知道,已經晚上七點多。

在南站門口,給家裏去電話,:“爸,雄哥不來了吧?現在都七點了?”

:“爸沒給他打電話呢!你給他打個電話吧,他就住在南站附近的!”電話那頭的爸爸完全不知道現在的情形。

:“算了吧,我自己去。”倔強的脾氣又上來了,本來就說不想欠他的,現在這樣就更不可能開口了。

問摩的,找公交,好不容易上了去火車站的公交車,卻走到一半路就把去火車站的人扔在路邊。

:“哎?你們怎麼回事啊?不是說好到火車站嗎?這樣我們怎麼去啊?”被趕下車的人們,拉著行李,敲著車門拚命的喊著。

:“你們坐那些車去吧。我們不去了。”司機頭都沒轉一下,一腳油門踩到底,揚長而去。

人們罵罵咧咧的要打電話投訴。

三三兩兩的三輪車像看見蜂蜜的馬蜂,一窩蜂的就衝過來,圍住手足無措的人們,

:“坐車走啦,坐車走啦!到火車站二十塊錢啦!”

:“神經病哦,我們坐公交才五塊錢呢?你們要二十?坑人啊!”拉著行李的人喊著,踮起腳尖向遠處望著,尋找下一趟往火車站的公交車。

:“你們別打電話了,那些是私人的車,投訴也沒有的咧!還是坐車走了!這裏沒有別的車的。”

荒郊野外,根本沒有幾輛車行駛,更別說現在天已經這麼黑了。

南陽蹲坐在路沿上,看著寬闊的馬上,聽著熟悉的鄉音。這一去又將是幾年啊?

上大學時就是自己輾轉了九趟車才到目的地。現在要去北方實習,還是一個人,這些年自己沒有發生什麼改變,還是一個短發,矮,稍微有些壯實的女生,一身運動休閑裝,身上的總價值沒有超過五十元,都是廉價的衣服,甚至有的是同學的贈送。貧困的家讓她早早的為自己負擔起了生活的一切。

:“小妹妹,去火車站不?二十塊錢!”蹩腳的普通話,對著地上的她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