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居然能弄來這種東西。”
怪不得活著心印會反應呢,當時要是被打中就麻煩了。
這可是陰人的好東西,要小心收藏起來。
其它東西就繼續放在這個如意裹裏吧,有了這個如意裹,我也不用經常找地方偷偷打開花包蠱了,回頭也放些自己東西在這個如意裹裏吧。
啊!——收拾好這個如意裹後,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
陸坤留下的玉簡,我在墓室裏時就很想看了,可惜沒時間,現在我要好好看看。
我首先拿起的是記載了陸坤自傳的玉簡,我對每個修仙者的自傳都懷有濃鬱的興趣,看這些自傳就像看小說,可以讓我暫時忘掉現實。
看了不知道多久,這自傳比我預期地還精彩,讓我半個人都陷進去了,可惜不是整個人,不然說不定能借這本自傳凝結出心印呢。
看完後,解開了我心中的兩個疑惑。
一、陸坤塚為什麼會安在彭玉的縣衙?
看了自傳才知道,原來陸坤晚年隱藏身份在彭玉當了縣令。
陸忠玉和陸坤的關係?
二、這兩人是真的沒關係,陸坤一生未娶,甚至至死都保留著元陽,也沒收徒弟,因為他根本沒心思教,所以陸忠玉說得那一套的確是騙我的。
看得有些久了,我伸了個懶腰,看了下溪晷,過去了近三分之二個時辰。
我喝了點水,盤坐休息了一會兒,感覺差不多後,我拿起記載《藏玉法》的玉簡。
我打算把接下來的時間都用在這個功法上,陸坤留下的其它法術我也要學習一番。
不得不說陸坤傳承對我的幫助太大了,相比之下,井龍居士的傳承就顯得有些寒顫,除了水府和溪晷,就沒有其它比較好用的東西了,滿屋子的典籍大多都是雜記,有用的沒幾本,會這樣大概是因為井龍居士不擅長法術,而陸坤卻很擅長法術吧。
果然修仙者還是不能太過依賴法器。
修仙無歲月,一星期時間匆匆而過,這一星期的時間裏,我把《藏玉法》給修煉成了,出乎我意料的簡單,其實練成隻用了兩天,第一天用來了解功法,之後的三天用來消去《貫通泉法》的多餘影響,因為一些筋脈相互幹涉到了,再之後兩天用來修煉,因為我煉氣七層的修為足夠渾厚,所以打通筋脈,溝通靈脈這些事輕輕鬆鬆,很快就把運行法力所需的筋脈都打通了,並且連上了靈脈,外功多花了點時間,但也隻是相對內功而言,不過兩天我就把內外功全練到了小成的地步。
功法小成後,要達到所謂的大成,就隻能靠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最後這一天也就是今天,我都用在熟悉功法上。
正巧手頭有一些沒用的玉件,都是當初和玉璽靈石一起弄到手的,本來已經賣掉了,又被我拿回來,然後引出了之前的一係列事件。
“呼!——”我深吸口氣,調整好心態,開始施法。
先運功提取法力,然後念訣,想象法力聚集起來的樣子,聚集法力後,拿起事先選好的,用來儲存法力的玉件,將法力注入進去,注入法力時要小心,要是輸出太大的話,玉會因為承受不住法力的衝擊而爆裂,幾乎每種可以儲存法力的法術都有這樣的問題。
好,慢慢來。
一成法力,兩成法力,三成法力,四成……有點控製不住了,先到此為止吧。
我立刻停止法力輸出,拿起放在一旁的,沾了我血的刻刀,迅速刻下藏玉法靈痕,藏玉法的靈魂分十三道為一組,以我目前的煉器術水平剛好可以完成。
“好,完成!”
完成了藏玉法後的藏玉,樣子跟原本的玉件沒什麼區別,就是表麵溫度上升了許多。如果我注入裏麵的是靈氣的話,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
我把玩著這塊藏玉,完全感覺不到裏麵的法力,因為裏麵的法力被“藏玉法”封住了。這麼做是迫不得已,如果不封住裏麵的法力很快就會流光,封住的話隻要玉石不碎,就算過個上百年,裏麵的法力也不會變少,同理也不會變多。
要能變多的話,就不是《藏玉法》而是《藏玉經》了,陸坤前輩他努力了一輩子,也沒能將《藏玉法》完善,所以留下傳承,希望後來者能幫他完成,根據他的設想,如果能將《藏玉法》完善成《藏玉經》的話,就算是他這樣的資質修煉了,也會有築基的可能。
築基的可能,如果是尋常散修,得知這點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去完善,但我的話,這種事就沒太大的吸引力了。
所以……我還是把這份傳承複製一份比較好,免得陸坤前輩的這番苦心付之東流。
(最近幾天狀態還是可以,所以更新提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