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眼科護理(一)(1 / 2)

第一節眼科常規護理

一、眼科治療護理常規操作

(一)基礎操作項目

1.眼部塗藥膏法

【目的】

(1)治療眼部疾病。

(2)散瞳檢查眼底。

【操作方法】

(1)用消毒玻璃棒蘸少許藥膏。

(2)囑患者向上看,操作者將玻璃棒與瞼裂平行自顳側放入患眼下穹隆部,囑患者閉眼。

(3)輕輕將玻璃棒抽出。

【注意事項】

(1)玻璃棒應完好無損,兩端須光滑,以免損傷角膜。

(2)塗散瞳眼藥膏後須壓迫淚囊2~3分鍾。

2.眼藥水滴用法

【目的】

治療眼部疾病。

【操作方法】

(1)囑患者頭稍後仰,眼向上看,操作者左手將患眼下瞼向下方牽引,右手持滴管或藥瓶。

(2)將藥液1~2滴滴入患眼下部結膜囊內。

(3)輕提上瞼,囑患者輕閉目2~3分鍾,用棉球拭幹流出之藥液。

【注意事項】

(1)用藥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並洗淨雙手。

(2)遇光變質的藥液應用黑紙包裹眼藥瓶,或用深色瓶包裝。

(3)對變質、混濁藥液應更換。

(4)混懸液用前需搖勻。

(5)用棉棒拭除患者眼部分泌物。

(6)滴藥時滴管至少距眼瞼1~2厘米,勿使滴管觸及睫毛,以防止汙染。

(7)眼藥不能直接滴在角膜麵。

(8)眼藥水滴雙眼時,需先滴健眼,後滴患眼。

(9)有角膜損傷者勿對其眼球加壓。

(10)若為傳染性眼病患者需隔離、消毒,用過的敷料應焚燒。

3.眼壓測量法(Schitz壓陷眼壓計)

【目的】

診斷疾病。

【操作方法】

(1)囑患者平臥,於其眼部滴表麵麻醉劑。

(2)檢測眼壓計。

(3)消毒眼壓計。

(4)患者眼部有淚液者應先擦幹,再測量眼壓。

(5)滴抗生素於患者眼部,以防止感染。

(6)記錄測量結果。

(7)擦拭眼壓計備用。

【注意事項】

(1)測眼壓時勿損傷患者角膜。

(2)角膜有傷口或傳染性結膜炎者勿測量。

4.外眼術後換藥法

【目的】

觀察手術後傷口生長情況,防止繼發感染。

【操作方法】

(1)解開患者繃帶,輕輕取下眼墊。

(2)用生理鹽水棉棒清潔患者眼部,然後用75%乙醇消毒其皮膚傷口。分泌物多者,應用生理鹽水衝洗。

(3)檢查患者皮膚和結膜傷口對口情況,有無感染以及手術效果如何。

(4)於患者結膜囊內滴用抗生素眼藥水。

(5)蓋消毒眼墊。

(6)預約下次換藥。

【注意事項】

(1)注意操作時,一定要嚴格無菌。

(2)患者皮膚傷口若有膿液,應予去線,放置引流條,並連續換藥。

(3)有內翻倒睫者應注意是否矯正。

(二)無菌技術操作項目

1.結膜下注射

【目的】

治療眼前部炎症、化學性燒傷早期、角膜炎和角膜斑翳等各種眼病,也用於眼球手術的局部浸潤麻醉。

【操作方法】

(1)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其恐懼心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於患者結膜囊內滴用0.5%丁卡因3次,每次間隔1~2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