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新作文(1 / 3)

小妮子優導

創新作文,無論從題目、體裁、構思立意、思想觀點還是語言審美方麵,都表現出獨特的個性,在練習寫作時,應該注意下麵幾點:

一、標題別致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在命題過程中必須把握好命題的多樣性、誘發性,盡量使命題生活化、大眾化、通俗化,像《進錯教室上對課》、《站在十八歲的門檻上》等題目,新穎、別致,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二、立意不凡

立意即確立文章主題,應拋棄假、大、空的主題,抒寫對生活的真實體驗和感捂,給人以新感受、新啟發、或深刻的教育。要用創新的眼光,創新的思維去審視、思考問題,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研究新問題、提出新觀點。

三、材料新穎

創新作文的材料必須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表現人物個性,揭示事物本質。要寫鮮為人知的、有個性特點的、內涵深刻的材料。

四、語言生動

創新作文的語言應該是清新自然,鮮明生動,富有個性的。若能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為座右銘,反複實踐,逐步提高語言創新能力,就一定會使自己的語言新穎別致,獨具風采。

創新作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應該根據要寫的內容選擇最適合的一種。

技法NO.1:反方向思考——

這是一種逆向思維,即從某一固定意義的相反方向去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斷與認識。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否定原有的固定觀念,另一種是補充原有的單一觀念。例如,寫“雪”的文章,不讚揚白雪的純潔,而指出“白雪掩蓋了世上的醜惡”。又如,不說“近墨者黑”,而提出“近墨者未必黑”。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逆向開拓不能濫用、亂用,要合情合理,對一些政治性的問題不能隨便“逆反”,否則就走進了創新的誤區。

技法NO.2:換角度思考——

同一個題目、同一個題材,從不同的角度構思立意,往往能翻出不同的新意。例如,寫《濫竽充數的啟示》,一般同學從南郭先生角度考慮,表達“需要真才實學”的觀點。有同學卻從齊宣王角度思考,得出“用人首先要真正識才”觀點;或從齊漕王角度想,得出了“齊漕王勇於改革人事製度”的觀點;或從吹竽隊角度想,得出了“包庇別人等於害了別人”的觀點。這三個角度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寫出富有時代色彩的創新文章,顯得特別有新意。

立意創新

花漾美文館

自己就是天使

仇曉敏

標題將自己比作天使,十分有新意,讓人浮想聯翩。——小妮子按

不絕於耳的勸說甚至是指責,寫滿不解和擔憂的臉孔,甚至還有眼前來去飄忽不定的不同身影……但是,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到大西北去,我要到那裏去雕琢自己,我自己就是天使。

我知道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這樣做的理由。我不想去解釋什麼,也因為根本就無法解釋清楚什麼。或許,我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固執己見甚至不知分寸的人。

明天,或者是後天,我就要離開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到荒無人煙的西北大荒漠上開始我新的人生。為此,我放棄了許多,包括父母的關愛和優越的生活,還有曾經夢寐以求的高級白領的職位。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才使得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

一個朋友問我:“這不是一個歸隱的時代,而你又何曾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隱士?你所有的理想和抱負難道就要在那荒漠上荒蕪嗎?”

不!我不是去一個死氣沉沉的地方,我是帶著我的夢想去向那片埋藏著無限生機的土地,去那片更廣闊的天地施展拳腳。

又有誰真的了解我的思想呢?在一塊玉石中,誰能真正了解包孕在裏麵的天使啊?

從小我就夢想著看見沙漠,盡管那裏可能永遠是黃沙滿天,但令人向往的是那遼闊的地、廣袤的天和清澈得透明的人的心靈。我常常幻想著置身於天地之間的情景:在滿目的黃色中間,有那麼一點人影。在落日的映照下,我的影子拉得很長,沙地上現出一個孤單但不寂寞的影子。遠方,在天和地的相接處,沙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像是一個魁梧的壯士出征歸來。我對著天、對著地大聲地喊:“沙漠,我來看你了!”這裏,沒有山穀裏盤旋的回聲,但那個聲音總是繞在我的耳邊,刻在我的心上。

我從不曾向人提起這個畫麵。也許會有人以為我是典型的浪漫主義者,絲毫看不見存在的現實,但是它在我眼中卻是那樣的令人心動。

其實,有過不少的青年誌願者加人大西北的建設隊伍中。為什麼當這樣的事真真切切地發生在自己身邊時,人們卻又不理解了呢?難道從前對那些人的讚歌都隻是唱給別人聽聽而已嗎?

朋友,真的不必再勸我。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罷。

去西北,那是個神秘而迷人的念頭,我怎麼會讓心荒蕪呢?別擔心,若幹年後,當我從已經繁榮的那片土地回來時,我會用我的心告訴你:曾經我是怎樣用我的心靈來雕琢了一個精彩的自己,在那裏,我將演繹一個讓所有人驚歎的人生!

小妮子精評

文章的選材非常獨特,作者是假借一個到西部自願者的身份表達了自己的追求。他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天使,他表明了自己要到大西北的“固執己見甚至不知分寸”的決心,讓我們感受到他的豪情壯誌和他的自信、熱情、堅定和執著。作為一個中學生,能夠寫出這樣一篇立意深刻,思想境界高尚的文章實屬難得,讓人敬佩。

優+N度:

1.作者開篇交代寫作原因和目的,巧妙扣題。2.文章在強烈的對比和鮮明的反差中表明觀點。3.選材別致,直抒胸臆。

有多少愛可以忽略

高臣

標題表麵上是說要將一些愛忽略掉,實則是將一些身邊的感動,無私的愛牢牢地記在心底。——小妮子按

每天上下學,我都要在她麵前騎車而過。她一直就那麼低著頭,片刻不停地忙碌著手中的活計:或在一隻開裂的舊皮鞋上穿針引線,或修理著一隻陳舊皮包的一串拉鏈。淩亂的頭發不時被街口刮來的風吹得縷縷上揚。

她從不留意什麼——雖然她每天麵對的都是數不清的人流車流;她也從不被人留意——盡管不知有多少人多少次每天在她麵前來去匆匆。

她是一個“癱子”(別人背地裏都這麼叫她)——我見到過她從那輛顏色褪盡的小機動三輪上爬上爬下,走路也用雙手撐著地麵;她有兩個還沒上學的兒子——今年夏天我見到過他倆在樹蔭下戲耍和睡覺,聽說那個大點兒的也有殘疾;她丈夫偶爾也來幫她卸卸車,他說自己有風濕病,也幹不了什麼重活。我也沒有特別留意她什麼,隻是這些情景見多了,無意中在腦子裏存了這些“信息”。唯一讓我注意到的一點是:有好幾個月了,她來得特別早。走得也特別晚。以前我上學,她還沒有來或才開始卸車,這會兒卻穩穩當當地坐等顧客“上門”了;以前天一擦黑,她就開始收攤子,這一陣兒我下了晚自習還看見她坐在那裏;旁邊還放著一把老式的手電筒——有次路燈沒亮那手電筒居然還真派上用場,打開就一直那麼亮著。我隻納悶:晚上還有多少需要修鞋修拉鎖的?昏暗的路燈能讓你看清楚幹活嗎?我心裏不禁譏笑起她的無知和愚鈍。

偶爾闖入的一幕才使我恍然大悟。一天上午上學時,幾名工人在“癱子”擺攤的位置鋪設汙水井蓋,她那位不能幹重活的病丈夫直往工人手裏遞煙點煙,很是殷勤。

“你愛人呢?”一位家庭婦女模樣的人拿著兩雙皮鞋走了上去。

“她來不了了,都感冒十來天了。每天晚上學生們放學都回家了她才走,凍壞了。今天要請不來這幾位師傅把這井口修好,她還是非來不可。”

我這才注意到,這個井口就在那位擺攤阿姨(我忽然想這麼稱呼她)背後的位置上。

果然,這一連好幾天,我都沒見到過那位阿姨。天越來越冷,可每當我走到這裏,總感到心裏熱乎乎的。

小妮子精評

文章一開頭給我們創設一個殘疾的阿姨每天在路邊隻顧自己修鞋的生意,不理會其他自私的場景,給讀者留下一個懸念。但是,作者將筆鋒一轉,說出了事實的真相:原來這位阿姨擺攤的地方有一個遺失了井蓋的井口,她每天早出晚歸都是為了給過路的同學服務。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起伏跌宕的情節,讓讀者產生柳暗花明之感。故事情節跌宕,人物形象十分生動。文中擺攤阿姨用善良和熱誠感動路人,溫暖人心,她的愛我們應該永遠珍藏在心底,不可忽略。文章細致傳神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將擺攤阿姨的形象生動鮮活,栩栩如生。

花漾優方案:

文章以小見大,立意深刻,以小事展現生活中的美好與善良。如果文章能夠多列舉一些社會中那些默默無聞為社會做貢獻的事例,文章會更有說服力。

分泌幸福

鄭楷熒

什麼東西才可以分泌出幸福呢?是我們的大腦?還是我們的身體?標題引人想象,激起人們探究的心理。——小妮子按

有一種感覺,美麗而奇妙,發自人的內心,這就是幸福感。

曾聽人說過,幸福是大腦分泌的一種腺體,隻要某種外界因素刺激了大腦,那麼人就會分泌幸福的腺體。然而,卻有許多人不明白什麼是幸福。的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精神生活卻越來越貧乏。人們變得容易被金錢控製,忽略了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走在奶油般濃厚的春日午後,微風拂過,蕩起了我心靈中的漣漪。走過一個池塘,卻不料被泥水濺到,的確是破壞了剛剛的好心情。但腳卻不由自主地停下,想要看眼前這群小孩嬉戲。那群小孩在互相追趕著潑對方泥水,爽朗的笑聲不斷在空氣中回蕩,小孩的臉上、衣服上、手上全都沾滿了汙濁的泥水,可他們都毫不在意。終於玩累了,他們便坐在一旁休息,然後互相嘲笑對方的狼狽樣。看著他們,不禁有感而生,那屬於他們的童年幸福就像退潮的一刻,在天地交彙中畫出美麗的寧靜之弧……

幸福其實並不難找,也許在你人生前進的路上,就會發現許多幸福種子,信手撿起,細心培養,終有一天會結出屬於你的幸福果子。

記得小時候很喜歡吃糖,但媽媽怕我蛀牙,不讓我多吃糖。有一次我因為在幼兒園裏表現優異,所以被老師評為優秀生。回到家,媽媽說要給我一個驚喜,接著便從背後變出了一包糖果。原來這是媽媽為了特別獎勵我而送給我的禮物。我小心翼翼地拆開糖紙,將一顆糖放進了嘴裏,那時候我感覺到了甜味在我嘴裏慢慢融化的滿滿的幸福……糖使我的大腦分泌了一種叫幸福的腺體,而我隻希望它一直分泌下去。

在激情與睿智的宇裏行間,去捕捉生活的哲理;在思想的阡陌縱橫裏,去體會幸福的本質。引用林清玄說過的一句話:“生命的幸福原來不在於人的環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於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應付。”幸福,應該是你心中的一份禪意,悄悄地收藏起來,在靜默無語中相伴一生的花樣美麗……

小妮子精評

本文一開頭便開門見山,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幸福是由人們的內心分泌的。文章條理清晰,結構合理:首闡釋深刻,蘊涵哲理幸福來源,而後談到人在生活中的幸福問題,覺得幸福是實在的,重要的是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文章將深刻的道理融入到樸實、優美的語言中,讓人覺得幸福之感撲麵而來。

花漾優方案:

文章結尾是引用了林清玄的一句話來點明主題。如果文章在開篇同樣能夠引用一些名人名言的話,不僅能夠自然引入下文,更能與文章結尾形成首尾呼應。

一聲歎息

何曉水

在“一聲歎息”中,既引人思考,又飽含感情。——小妮子按

從高原流下,自西向東,渤海口的一條遊魚正逆流而上。

這是一條漂亮的遊魚,它不時地跳出水麵,以展示它的英姿,它的鱗是那樣的美麗,陽光灑在上麵泛出道道金光。而這樣一條魚卻逆流而上,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這是一條技藝高超的遊魚,因而遊得很精彩。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它穿過了湖泊江河中層層的漁網,也躲過了無數水鳥的追逐……它不停地遊,越來越接近終點,它不禁為此而感到興奮,但它卻不知死亡正一步步逼來。

就要到高原了,一絲疲倦襲來。它已經逆流而上數月了,單調的旅程,孤獨的遊走,它已經沒有了起先的那份新鮮感覺,隨之而來的是寂寞,是空虛。但這些它都挺過來了,因為它的目標就快要達到了,它似乎已經看到了路的盡頭,似乎已經看到了高原。但最可怕的寒冷向它襲來,冰山上的冰雪融化的水將這條在溫水中生活慣了的遊魚凍得要死。它不斷地擺動雙鰭,以便能遊得快些,並且能獲得一些熱量。但這些努力似乎都於事無補,它凍得幾乎昏了過去,但它的意誌使它堅持下來,它在心中不斷呼喊:“不能放棄,不能放棄……”

它不停地遊,最後穿過山洞,擠過石罅,遊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已凍成了冰。

若幹年後,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塊中發現了它。它還保持著遊的姿勢。有人認出這是渤海口的龜。

一位年輕人感歎道:“這是一條勇敢的龜,它逆行了那麼遠,那麼久。”

一位老者卻為之歎息:“這的確是一條勇敢的魚,然而它隻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它極端逆行的追求,最後得到的隻能是死亡。”

小妮子精評

這是一篇哲理意味十足的文章。文章通過敘述一條逆行的魚最後被凍死的故事,引發了一位老者和年輕人的評論。年輕人看到了這條魚的頑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老者的歎息卻一語道破天機,揭示了方向的重要性,寓意深刻。讀此文,會讓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標題及文中的懸念設得十分巧妙,值得我們學習。

花漾優方案:

1.文章前半部分對遊魚的外形、動作有非常細致的細節描寫。然而,在文章最後,當人們發現這條魚的屍體時,文章卻一筆帶過。如果作者能夠對魚的屍體有一些細節刻畫,會更能體現這條魚拚命抗爭的精神和勇氣。2.文章結尾處,年輕人和老者的感歎也略微簡單了些,如果能添加一些他們歎息的內容,會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主題。

討厭表揚

趙燕飛

標題運用逆向思維擬題,新奇搶眼。——小妮子按

獲得批評或表揚應該是學生生活中的家常便飯。犯錯誤時,有人批評你,是想讓你糾正錯誤;成功時,有人表揚你,是想比你繼續努力。有人說,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聽好聽的話,都喜歡聽表揚。話雖有理,但春卻深受表揚之苦。

春是眾人公認的好學生。學習上,老師向著她,生活上,老師關心她。一次上數學課,老師講一道較難的題。講完後,老師用疑問的眼光看看她,並問:“你聽懂了嗎?”春對老師說:“我聽懂了。”老師含笑點點頭。當老師提問一個學習較差的同學時,那個同學說:“沒有。”

老師頓時惱羞成怒地批評那個同學說:“你看人家春都會,你卻聽不明白。你是怎麼回事?”那個同學無言以對,隻好紅著臉低下了頭,而此時春的心裏並不比那位同學好受到哪兒去。

有一次,學校準備從每個班中挑出6名同學參加競賽。作為她的強項,春理所當然地參加了考試。

她刻苦地備考,認真地答卷,仔細地檢查,結果考了全校第一。春不但受到了學校的表彰和獎勵,班主任還在班裏表揚她說:“同學們,你們看看春,她學習勤奮、講究方法、注意學科均衡,你們要好好向她學習,爭取都能取得好成績……”由於老師的多次表揚,並對她進行特殊的照顧,班裏許多同學對此產生了不滿。特別是那次春從教室外邊進來時,聽到有同學在說:“人家春是好學生嘛!次次拿第一,老師當然喜歡她了,我們算什麼……”春感到非常委屈,更可怕的是同學們正在慢慢地疏遠她。

接受太多的表揚,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春越來越感到孤獨,她有時真想對老師說:“老師,請您對我少些表揚嗎?”

想到這裏,春不由得流出了委屈的淚水。

春就是我,一個不願再受表揚的所謂“優等生”。

小妮子精評

文章運用第三人稱的口吻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優等生”因為經常受到老師表揚,而被其他同學奚落、孤立和冷落,心中十分苦惱,繼而發出了“討厭表揚”的呼籲。接著,作者在文章最後點出文中的主角正是自己,讓人讀後大呼上當的同時,也感歎於作者巧妙的構思。文中心裏描寫細膩而富有層次。同時,文章所揭示的問題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良好的班風校風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花漾優方案:

文章對人物的對話描寫得十分詳細,如果作者可以加入一些神態、動作描寫,文章人物對比會更加強烈,人物也會更鮮活一些。

乞求挨打

王林立

標題十分新穎,獨特,奪人眼球。——小妮子按

在我的記憶裏,爸媽是不肯打我的。所以每次爸媽批評我的時候我都敢跟他們頂嘴。我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爸打我、我也打爸的醜事。十幾年了爸打我最多不超過3次。我做錯事的時候,爸並不是粗聲大氣地朝我吼,而是輕聲細語地給我講道理。特別是近幾年,我和哥漸漸大了,爸更是沒動過我們一指頭。但我越來越渴望爸能打我一頓,狠狠地打!爸對自己什麼都不在乎,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其中最多的是為了哥和我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爸曾在新疆當過9年兵,在部隊裏,爸學會了開車。拿了A照。我見過他那時的照片,那真是英姿颯爽啊!爸複員後不久,媽又下了崗。為了掙錢,他隻好長年在外給人跑車,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質增生的毛病。家庭的擔子壓得爸好苦,白頭發壓出來了,皺紋壓出來了,憔悴的臉色壓出來了,可他剛過40歲呀!但在外受的委屈、吃的苦頭,爸從不在家裏說。回憶起來,爸在我們麵前大多都是笑臉相待。但一年多來,他卻經常愁眉不展的。剛開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我明白了:因為哥沒考上重點高中,又不打算跟著爸學開車而執意外出打工,而我又非常貪玩,所以爸非常擔憂他兩個兒子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