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造城堡的“人”到底是誰(1 / 2)

當西方殖民者抵達美洲時,印加帝國的疆域幾乎覆蓋了南美大陸的太平洋海岸和安第斯山區。貫通這個大帝國的是一個龐大、精良的道路係統:兩條平行的縱貫公路,長達3600公裏,一條沿太平洋海岸南下,另一條穿過安第斯山區。這兩條通衢大道路麵鋪得十分平整,無數橫向道路貫穿其間。此外,這兩條公路也展現出一些設計和工程上的特色,格外引人矚目,諸如懸空的吊橋和穿過石崖的隧道。創造這個公路網的顯然是一個科技進步、紀律嚴明、格局恢宏的社會。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個公路網後來竟然成為侵略者的幫凶,西班牙軍隊入侵秘魯時,利用四通八達的道路係統,長驅直入印加帝國的心髒地帶。

在秘魯,古老的印加城市庫茲科有一座城堡名叫薩克沙華曼。在城堡中,一座座巨大的門桅,仿佛為巨人造的石門,沿一排排迂回曲折的高牆而修,其中有一個門桅由一塊巨大的花崗石而造。這塊3.6米高1.l米寬的大石頭,重達100多噸,肯定不是天然的產物,而是人工雕鑿成的。經過一番雕琢(工匠的手法看起來極為輕巧流暢,仿佛在揉搓一堆蠟或灰泥似的),石麵上呈現出各種形狀的棱角,和諧得有如交響樂一般。跟這塊花崗石井然並列在一起的,還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多角形大石頭,有些安置在它上方,有些在下方,其他則豎立在兩旁。

這些精心雕鑿的大石頭中,有一塊高達8.4米,重達361噸(約相當於500輛家庭用轎車)。望著這塊石頭,人們心中禁不住會湧起一連串疑問。

印加人(或者更早的其他民族)如何有能力從事規模龐大的石頭工程?他們怎麼能夠將這些巨大的石頭切割、雕鑿得如此精確?他們使用什麼交通工具,從數十英裏外的采石場搬運來這些大石頭?他們采用什麼方法,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些石頭挪來挪去,懸吊在半空中,組合成一道道壯觀的石牆?根據一般學者的看法,這個民族連車輛還沒有發明,更不必說擁有能夠舉起數十塊奇形怪狀、重達100噸的大石頭,將它們排列成迷宮樣三度空間圖案的機械。

早期的殖民地史學家目睹這些巨石時,也感到十分困惑。例如,16世紀西班牙史學家維加探訪薩克沙華曼城堡時,就曾驚歎不已:

探訪這座城堡前,實在很難想象它的奇特設計。親眼目睹這座城堡後,才發現它在整個建構上的確稱得上鬼斧神工,使人懷疑它是魔鬼的傑作,絕非出自人類之手。整座城堡使用無數巨大的石頭構成,令人不禁驚歎:當初印第安人如何采集,如何搬運這些石頭,如何以無比精確的手法雕鑿這些石頭,將它們堆疊成一座城堡?當時的印第安人並未擁有足以穿鑿、切割、打磨這些石頭的鋼鐵器械,也缺乏能夠搬運這些石頭的牛和車輛,因為這些石頭體積實在太龐大,而當時秘魯的山路也委實過於崎嶇。

維加也提到一樁耐人尋味的逸聞。根據他在《印加皇朝述評》一書中的記載,古時有一位印加君主,試圖效法興建薩克沙華曼城堡的先人,在工程上建立地的功業。他打算從數英裏外運來一塊巨石,樹立在城堡中,以增添它的光彩:“2萬餘名印第安人牽引著這塊大圓石,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進發……途中,石頭忽然墜落懸崖,壓死3000餘名工人。”這段記載顯示,當時的印加人並未具備這種建築技術,以至於釀成數千工人慘死的悲劇。